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便民服务 -> 法律常识

“有价”驾驶证

  发布时间:2016-01-04 10:40:55


    2015年12月22日开封市祥符区法院立案大厅走进一位青年男子李某,咨询能否通过诉讼追回其交给某驾校承诺包过拿驾照的8000元保证金。

    对于此类纠纷,我们并不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驾车出行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随着对无证驾驶惩罚力度的日益加强,考驾照已成为一股热潮。由于考驾照既费神又费时,有很大一部分人要么忙于生计,要么懒于学习,这就给一些培训机构提供可乘之机,打着只要交足一定数量的钱就包顺利拿到驾驶证的幌子,骗取那些急于拿驾照的人大量钱财。

    据业内人士透漏,所谓的“包过”,其实就是自己拿钱买个心安。整个考试都是全程监控,由多人监管,难有可乘之机。因为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遇见考试就会心跳加速,影响正常发挥。而交了钱,则会缓解紧张心情,提高过关机会。考生一旦考过,包过人就说是因为其找了关系,一旦考不过,培训机构与相关人士就会相互推诿责任,找出考生失误,劝其重考。李某就是经过数次重考终究未能包过的典型例子。

    法官提醒读者,考取驾照是学习一技之长,苦练技术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生命负责,是从根源上杜绝“马路杀手”,减少事故发生。考驾照无捷径可走,国务院公安部门对负责考试的交通主管部门及考官制定严格的惩戒制度,担当严格的社会责任,整个考试过程全部电子监控,很难人为操作,所以我们不要轻信他人“包过”谎言。一旦产生纠纷,我们虽能通过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因“包过”一般都是口头承诺,对证据的采集有一定难度,所以很难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因此再次提醒那些急于取得驾驶证的人们,相信一份辛劳一份收获,考驾照无捷径可寻,不要用歪了心思,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烦恼,付出额外的“代价”。

责任编辑:王战立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