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新冠状病毒的肆虐,打乱了所有的节奏,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中国政府果断出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疫情形势逐步趋于稳定。中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效,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离不开那些无畏生死负重前行的一线人员,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强大力量支撑的保护伞下,我们才能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安然无恙。这是一场生命和爱的守护之战。这种保护使我们温暖,使我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依然信心满满,充满力量。
但有一种“保护”无形之中却造成了心中满满的殇。就像未成年保护法本来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安全的一项权益保障,但却也成为了未成年犯罪的“保护伞”。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一个家庭的支撑承载着一个家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肩负着整个国家的使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上的诱惑越来越大,未成年人因为自制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很容易受虚拟游戏和电视电影的影响,一步步的走向歧途。
1、近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而犯罪的年龄却有日益下降的趋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未成年人正在逐步迷失自我,走向犯罪。校园本该是一个安静祥和的求知圣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的出现让圣洁的校园蒙上了尘埃,给那些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造成了心里阴影。无忧无虑的年纪,花季的年龄,在老师和父母给予的厚望下,有的人却化成了尖刀刺向身边的人,一时的冲动却给身边的人造成无法磨灭的伤害和阴影。因为是学生还是未成年,因为未成年法的保护使犯罪的处罚大大减轻。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去年10月份的一则新闻,当时是占据了各大网站的头条,让我心痛震惊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连13岁男孩强奸不成,杀害10岁女孩”,13岁都能够如此心狠手辣残害一条比他还小的生命,事后镇定自若置身事外的样子,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成年人也未必有像他这样强大的心里。13岁一米七的身高,强壮的身体,这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身体条件,但因为未满14周岁,一条仅有10岁生命逝去的代价仅仅是收容教养三年!事件的当事人是未成年,杀人的未成年被法律所“保护”,被杀的未成年的父母却成了“保护”的牺牲品,活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和《未成年保护法》的无奈中,这是《未成年保护法》之殇。
越来越多未成年伤人杀害的事件让我们深思,未成年保护法应该是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伤害的法律武器,而不应该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盾。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是父母的溺爱,是父母陪伴的缺失,是性教育的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未成年人的营养条件、发育年龄、教育水平和身处的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未成年人的心理年龄越来越成熟,降低未成年保护法的刑事责任年龄不仅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且是对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震慑和惩戒。
年少无知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武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是我们一生所应秉持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