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有多少时日,也道不明是什么原因,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这座古城的城墙。闲暇之余,无论是带着妻儿,或者独自一人,我一次又一次孤独的行走在古城墙那斑驳凸凹的青石马道之上。每当我踏在青石道,在燕雀啁啾蝉噪声声的奏鸣中,追寻着那逝去的岁月,感悟那挥之不去的沉重。总会感觉到有着那么一股浓郁的古朴沧桑之气氤氲在我的身旁,不知不觉中对古城墙产生一种别样的情绪。可以说,每一次走近他,都会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时光如梭,在岁月轮回中,古城墙吐纳着四季灵秀之气,宛若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穿透历史的长河中啸吟。在我的感觉中,开封的古城墙与外地众多的城墙存在着些许差异。外地的城墙,大多修建的整整齐齐,上面很少有大的树木。而开封的古城墙则不同,到处长满着高大的刺槐树,还有很多郁郁葱葱不知名的小灌木。
漫步这里,春天绿草茵茵,一朵朵无名的小花在寂寞中悄然绽放。再看那一树树洁白的槐花,随风摇曳,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夏日芳草萋萋,浓荫如盖,凉风习习,耳边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蝉鸣。金秋季节,再看这时的古城墙,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在西风中迎风飞舞,一簇簇怒放的金菊迎风斗霜,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展示着古城人那坚韧的品格。白雪飞舞时,古城墙一夜之间笼罩在白茫茫中,清冷,肃穆,留给我们的更是一种无言的沧桑。
见过西安城古城墙的高大,登过南京城城墙的雄伟,感受过北京城城墙的宁静,聆听过山海关老龙头的沧桑,唯独让我久久难以释怀的还是开封的古城墙。在我的眼中,他就是一座原生态下的古城墙,不加任何修饰,古朴典雅,宁静安祥。多年以来,开封人无不对古城墙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无论是在朝霞初起的日子,还是在夕阳西下之时,漫步古城墙上,极目远眺,但见古城墙内铁塔倒影,风铃悦耳,塔下一泓碧波。再看八朝皇宫遗址上,龙庭大殿金碧辉煌,大相国寺钟声悠悠,清明上河园如锦似画。回首古城墙外,则是满目荒凉的古战场,田园如织,阡陌纵横,抚今追古,沧海桑田,这样的感觉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
从远处眺望古城墙,他犹如一条连绵不绝的巨龙,横亘在古城的怀抱之中。那座座傲然挺立的城楼,在明净澄彻的晴空之下,历史在刹那间无可言说,留给后人的惟有敬畏之情。
在我国,城墙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冷兵器时代,他就是一位忠诚的卫士,抵御着战火和灾难的来袭。据史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可见,城墙作为传统的防御设施,在我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开封的古城墙全长14.4公里,高11.3米,底宽6.66米,上宽5米多,内外均用大块青砖包砌。城墙外侧是排列整齐的城垛和炮台,气势恢弘。一百多年来,古城墙历经兵火与水患侵袭,迄今仍保存完好,是目前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最早建筑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魏都大梁城,因为兵灾战祸,曾多次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公元775年,秦将王贲引鸿沟水淹大梁,将开封变为一片废墟。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久攻开封不下,扒开黄河,再次将开封城掩埋在黄土之下。现在的古城墙修复于清朝1841年,始终保持着元、明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规模。在古城墙的下边,是一座座被洪水淹没的城墙遗址,现已探明为多层古马道,在世界建筑史上成为“城摞城”的奇观,也为开封的历史增添几许浓厚色彩。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力度,相继修复了大梁门、安远门、新门等城门楼,加固了墙体,整修了众多配套设施和各种建筑,如护城河、角楼、烽火台、垛口等。整修后的城门楼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均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有人说,历史其实就是由风、雨和一个个故事形成的。也可以说,整个古城墙就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一部故事全集。在这故事中,在这遗址上,在这细雨低吟微风浅唱的和声里,我们再一次去感悟历史,推想那一代代逝去的繁华与无言的落寞。在古城墙斑驳的肌肤里,每一个脉络都写满了历史的沧桑,胸肌上挺起的每一根枝条都在迎着阳光在微风中摇晃着期盼。在每一次的仰望中,我仿佛都在与一个百感交集的孤独老者相对默然无语,回忆的断片扯起漫天思绪。眼前仿佛浮现出一群群衣衫褴褛的先民,赤裸着双脚,袒露着胸脯,挑着担担满满的黄土和沉重的砖石,颤颤巍巍从护城河的底部一步一步向上挪行。在飘舞的飞雪中,在凛冽的朔风里,用几欲冻僵的手一点点垒砌着古城墙。抬头仰望巍峨的烽火台,宛若看到守城将士们正把持着一个个犬齿突兀的垛口,手持大刀长矛,剑拔弩张。烽火台内,浓烟滚滚;城头之上,旌旗猎猎;两军嘶杀时,号角嘹亮,音犹在耳。漫步在古城墙上,仿佛穿越千年的历史隧道,置身于烟波浩渺的历史风云之中。
古城墙用他那残破不堪的身躯,向每一个来者讲述着他曾经的惊心动魄,曾经的殊死搏斗你死我活。用那早已斑驳陆离的面孔,对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荣耀,曾经的哀伤!可以说,是古城墙见证了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目睹着一场场世事的沧桑巨变,记录了一段段渐渐被历史遗忘的过往,也镌刻着一个个久久都难以释怀的心殇!
再次抚摸那一块块如古书般厚重的古城砖,发思古之悠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如今,古城墙在历经千百年后,依然静静地伫立在古城身边,偎依在他的怀抱。就像是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热土,以一种更为悠远而凝重的意境,悄悄为后人演绎着一道宁静而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