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中,每每想起奶奶,我的心中都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慈祥可亲的老人。想起她掂着小脚为我们兄妹几个忙碌,想起她从屋内悬挂的竹篮内为我摸出糖果糕点的情景,更想起她为我们轻声哼唱童谣的情景。
奶奶一生没有上过学,字也不认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更说不上会写。可就是这样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却给我们兄妹哼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民间童谣。在奶奶的动听的童谣声中,我和两个妹妹长大了,也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奶奶的童谣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可是在我们耳中却变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在夏秋之夜,凉风习习,月亮从东方天空悄悄升起。我和妹妹丢下手中的饭碗,拉着奶奶往院内走,来到大桐树下,让奶奶在小板凳上坐下。而我和妹妹则欢快的围坐在奶奶面前,小手托着下巴,昂着小脸眼巴巴的看着奶奶。看着我们可怜的样子,奶奶满是皱纹的脸笑了。口中一个劲的说:“乖乖,别急,奶奶这就给你们唱!”说着就手摇蒲扇给我们唱起那让我们百听不厌的童谣。“板凳板凳摞摞,上面坐个大哥。大哥出来买菜,上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上面坐个姑娘-----”“筛箩箩,打面面,问问乖乖吃啥饭。吃油馍,打鸡蛋,不吃不吃十来碗。”“小老鼠,爬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奶奶坐在哪儿轻声哼唱,我和妹妹则入神的听着,直到睡眼朦胧,进入梦乡。
有时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奶奶也会和我们一大帮小伙伴来到村边宽敞的打谷场,玩起一种名叫“捣天星”的游戏,也是集体唱童谣。奶奶在旁边当裁判和领唱,小伙伴们则按照人数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站立,你手拉我手,成“一”字形。两边的小伙伴就开始齐声唱,形式好象今天的拉歌,其实还是奶奶教给我们的童谣。至今我还记得有这么几句:“你找谁?秦雪梅。秦雪梅不在家,俺去碰你的火疙瘩!”话音刚落,一个小伙伴就奔跑的冲向对方的队列。如果能从对方两人之间冲出,就算胜出,对方的人员就要跟随自己回来一个,算是战果。如果冲不出去,就被对方留下。这种游戏的结果往往是一方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而此时仅存的人就要跪在地上,口中高声唱着:“快回来,快回来,俺的人快回来!”而奶奶则在一旁宣布一方胜利,接着就开始进行下一轮的游戏。想起儿时玩游戏的快乐,我都陷入甜蜜的回忆之中。
童年的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可是奶奶给我们唱童谣的情景却是那么的历历在目,宛若眼前。记不的有多少次在睡梦中惊醒,想起奶奶那慈祥的面容,想起她给我们哼唱的童谣,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奶奶,什么时候才能听您再给我们唱上一首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