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黄昏,因为一起缠手案件,随法庭几个同事下乡。夕阳西下,警车行驶在宁静的乡村公路上,不时看到附近村庄内飘起缕缕炊烟。看到微风中飘荡的烟雾,顿时勾起我满腹的相思,耳畔仿佛想起邓丽君那甜甜的歌声:“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意,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歌声让我想起儿时那令人难忘的故乡的炊烟。
老家位于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可以说是一脚踏三界,鸡鸣听四县。当时的农村还不富裕,家家户户都以地锅做饭,以柴草做燃料。每到放学时刻,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就会奔跑向自家门口,远远可以看到厨房里飘出的炊烟,预示着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做好。当时,父母忙着耕种十多亩责任田,爷爷奶奶则在家操持家务,守候着孩子们上学归来。那是我特别希望每次放学回家都能看到我家烟囱里升起的炊烟。特别是在朔风凛冽的冬天,放学时已近黄昏,那昏黄的暮色在朔风中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孩子们的小手脚冻得早已失去知觉。当远远看到自家屋顶炊烟升起那一刻,一股难以言表的温暖感顿时涌上心头。不仅仅是为了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而是因为有慈祥的奶奶在守候,有她细心烤好的红薯可以吃,更有着家的温暖。
那时,最让我留恋而又温暖的就是傍晚时分,在袅袅炊烟中我将书包扔进厨房,一头扎在灶台边,看奶奶烧火。很多时候,奶奶都会在灶洞火边放上几块红薯,给我改善一下生活。我则乖乖的蹲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那干瘦的双手来回拨动着灶洞里的柴火,看着红彤彤的火苗,温馨的感觉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偶尔,奶奶还会变戏法式的从草灰中扒拉出几个花生果。在惊喜之中我快速伸出小手抓过来,在滚烫之下烧的我赤牙咧嘴,可是心中还是说不出的甜蜜。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农村也几乎都用上电饭锅、液化气,很少再用地锅灶台了。认为灶台不仅脏,做饭又麻烦。趁着星期天,我带着儿子回家,我都会让母亲用地锅为做饭,吃地锅饼,喝地锅粥。儿子则好奇的呆在灶房看着奶奶烧火做饭,看着炊烟升起。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靠在厨房内的柴草旁用心怀念着炊烟,口中低吟着《又见炊烟》,感受着那难以忘怀的快乐童年。
当暮色降临,恍若给这寂静的小村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也许是太久未曾感受夜晚乡村生活的缘故,满眼看到的都是大城市灯红酒绿霓虹灯的闪烁,呆在静寂的乡村,感受着乡野气息,可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阔别多年的家乡,清清的小河水,天上那轮明月,都会勾起我一颗归乡的心。故乡啊!真的让我魂牵梦绕,那缕袅袅的炊烟让我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