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清明节前夕,市法学会组织会员来到包公祠祭拜先贤包公,共同倡议传承包公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法制精神。市法学会会长蒋美兰,副会长刘玉虎、张志超等参加活动。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新启带领中院及区法院部分会员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拜祭先贤包公,传承公正廉明”。
北宋仁宗年间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曾任开封府尹,以不畏权贵、明察廉洁等品格称于后世。对于宋都开封而言,包公精神、包公文化就是开封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
在包公祠,会员们回顾了包公的生平事迹,重温了包公家训。活动现场,参加祭拜活动的法学会会员向全市法律工作者发出一封倡议书,倡议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弘扬包公精神,做包公式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参加活动的法院的会员们感到:包公精神的核心是刚直不阿、执法如山、清正廉明,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努力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保持两袖清风,正确行使权力,像包公那样清正廉洁去做好自己的法律工作。鼓楼区法院的会员们在包公诗《书端州郡斋壁》前驻足观看,感慨之余,大家不由得轻轻吟读起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