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周某之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卷宗材料,买些礼品,去周家,再给此案的调解工作做一次努力……”2012年5月4日,兰考县人民法院张君墓法庭程庆民庭长和法庭干警整理好材料、带上礼品,匆匆驱车赶赴周家而去。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记不起,这是程庆民庭长第几次到周家做调解工作,协调赔偿事宜。
这是程庆民庭长心中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周某的儿子在高中就读时因为一起纠纷致使患上精神分裂症,周某多次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为了给儿子讨个“说法”,周某多次告状、上访,此案一度成为当地的“骨头案”。
虽说面临着当事人上访、告状的压力,程庆民庭长还是果断的接过这块“烫手山芋”。经过前几次调解发现,现在面临的问题,比当初预想要复杂的多,这让处理多起重大疑难案件的程庆民庭长很是纠结。
再次到周某家中,看到周家贫苦的景象,周某之子时癫时好的状况,心情依旧很沉重。结合前几次的调解,程庆民庭长决定转变调解思路,将心比心,进一步赢取周某的信任,打消周某心中的顾虑。
程庆民庭长并没有直接进入案件来说赔偿事宜,而是绕开矛盾焦点,从外围入手,与周某说着家长里短,谈论就要成熟的小麦收成情况,进而把带来的礼品送到周某媳妇的手里,询问孩子的精神状况。看着周某夫妇渐渐放松的表情,谈话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程庆民庭长果断抓住时机,站在周某的角度说:“老周啊,要是手里有钱,给孩子治病或买些孩子爱看的书,也让媳妇吃个囫囵饭,该多好啊!”周某抬头叹了口气。“老周,我们法庭一直协调这事,也是为了你们好,我们法庭并没有偏袒一方,打心底我还是同情你们的!看看这些年,不停的上访告状,家都成什么了?”程庆民庭长感慨地说。看着周某有松动的迹象,程庆民庭长进一步从法律对此类案件的赔偿数额的规定,政府近几年对周某的救济,及周某家庭面临的具体问题,步步分析,晓情以理,法理兼容,最终与周某达成赔偿的初步意见。
带着周某的意见在与被告沟通时,被告说:“就凭程庆民庭长对此事的努力与诚意,你们法庭也不会骗我,该赔多少钱我都认了”。程庆民庭长很风趣的说:“早有这么高的境界好了,但具体赔偿多少你们双方说了算,但这里还有个法律标准”。
2012年5月15日,周某从程庆民庭长手里接过7万多元的赔偿款时,激动的泪水浸满他的双眼,感激地说:“程法官,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们为俺儿子讨回了公道,救了我们全家,真是人民的好法官!是俺老百姓的大救星啊!”
这起“骨头案”的成功化解,程庆民庭长颇有感触的说: “在与当事人沟通过程中,要把公平正义装在心中,将心比心,架起一座沟通当事人的桥梁,赢取当事人的信任,这样才能判好每起案件,调解好每起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