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快报

【“法官情怀”感人事例评选活动】

(鼓楼)【法官情怀】用耐心和细心赢得当事人的最大信任

  发布时间:2012-06-18 18:06:01


    2012年5月的一天清晨,8:30分刚上班,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就传出了剧烈的争吵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民一庭副庭长陈志宽的办公室传出的。

    这是陈志宽审理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秦明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汉,2011年底的一天,老汉步行由东向西横过开封市最繁华的一条主干道中山路时,被第一被告牛强驾驶的轿车撞伤,第二被告邵伟为肇事车辆的实际车主,第三被告则是肇事车辆所投保险的公司。今天,正是法官邀请几方当事人到法院进行的第三次调解。双方情绪仍然很激烈。“争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让人失去理性”,陈志宽法官一边劝说,一边拉开椅子请几方都坐下,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之后,陈志宽开始将案件剖析开来,仔细分析案情,并释明原、被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陈法官对几位被告人说:“秦老汉已经年近八十,遇到这样一场灾祸,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创伤,谁家没有老人,大家应该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陈法官又对秦老汉做说服工作:“既然事以至此,要多往好的方面想想,第一被告由于家庭困难,拿不出巨额补偿,第二被告虽然为实际车主,进行赔偿时却心有不甘,作为第三被告的保险公司为了维护公司权益,也不愿意多进行赔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秦老汉及家属多一些理性,站在法律角度上,不要漫天要价,避免最终达不到预期目的。就是这样,陈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说就是两个半小时,期间双方也曾发生歧意,但经过劝解,都一一化解开来。陈志宽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做工作,最终促使几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被告牛强在先前支付一万元的基础上,三方被告又支付给秦老汉近两万元人民币。

    面对满意的调解结果,秦明老汉高兴地说:“为了这个案件,陈法官开过一次庭,主持过两次调解,为了解案情,更是不知跑了多次回。”

    是啊,案件从互相推诿到理解让步,最终调解成功,当事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陈法官优秀的职业操守,和对化解矛盾坚持的信念所感动了。

    由于陈志宽办案件调解率高,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满意,去年他光荣地被开封市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称号。曾经有人问陈志宽,案件怎样办才能效果更好?是不是有什么秘诀?陈志宽谦虚地回答,其实只有两句话,一是“将心比心”,一是“两心合一”,‘将心比心’是说要把当事人当亲人,把自己放在当事人的位置换位思考,这样案件处理起来不被动,用爱心换取当事人的真心;‘两心合一’是指要有耐心和细心,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明确他们的想法和要求,细心考虑法律的适用问题,衡量各方利益以求公平与公正。”

    “将心比心,两心合一”,这就是陈志宽法官总结出来的办案至理明言,而且,他也是这样做的。

责任编辑:赵根喜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