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一个基层法官办公室里,刚刚当选的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詹玉锋,了解到全国办案标兵王军华,今年以来所办案件全部以调解方式结案,且被选为“顺河回族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时,当场向陪同调研的该区法院院长陈锐杰表示:“要组织全体法官学习身边的典型,认真总结推广王军华调解工作经验。”
王军华是顺河回族区法院民一庭庭长。她进法院27年一直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她每年所办案件调解撤诉率都在95%以上,人们管她叫“调解专家”。
在王军华看来,调解是一门充满爱心的办案艺术,用公正与善良、尊重与耐心去温暖受伤的心,让当事人抚摸到司法的阳光。“只有这样,当事人才能信任你,接受你的调解。”
今年3月的一天,王军华处理的一起赔偿案件的当事人,因对方的赔偿费没有及时兑现,这位已年届六旬的老工人在她办公室大吵、大闹了起来,任凭她如何解释仍不依不挠。可是,当他一摔门离开时,王军华却担心起来。因为这位当事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怕他因生气出现意外。在打了几次电话没接后,王军华就跟了上去,直到联系到他的老伴才放心。后来,这位当事人对此非常感动。
今年1月的一天,河南省西华县一位农村中年妇女,得知外出打工的儿子因犯罪要开庭审判,为见孩子一眼,她提前一天来到法院。因带钱不多,中午时分一个人卷缩在法院大门外的墙边,偷偷地往嘴里塞自带的干馍。王军华看到心里很难过,悄悄地把她叫到自己办公室,在单位食堂买了一份饭菜,又端上一碗汤,劝大姐吃下。
王军华始终不能忘记那个被遗弃到法院的小男孩。
2010年冬季的一天上午,快下班时一位怒气冲冲的老人将一个三岁光景的小男孩朝王军华办公室一甩,扔下一句话就跑了。
这是一起刚立案的离婚案件。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因职业的原因平时很少照料孩子和家庭,孩子的母亲为此经常生怨气,带着孩子常住娘家不走。
那位将孩子遗弃到法院的老人便是男孩的外公,他为发泄对女婿的不满、达到将孩子判给男方抚养的目的,拿孩子出气,并以此向法院施压。
一个孩子哪里读得懂大人之间的情感博弈。突然降临的陌生世界令孩子一脸惊恐。
“孩子,别哭,阿姨带你找妈妈”。王军华买来孩子爱吃的儿童食品,迅速安抚住小男孩,然后发动全庭同志寻找孩子的父母。由于孩子的外公拒不配合,当天下午未能联系到孩子的爸爸、妈妈。
“这老头太不像话,藏匿孩子的母亲、遗弃亲外孙,应该治他的罪。”庭里个别同志耐不住性子,对孩子外公拒法院工作人员于门外的行为非常气愤,提出要报警。
“解决案件不能图简单、省事,我们多做些细致的工作,给当事人留出更大的思想活动空间,结果可能对社会和家庭更有利。”王军华说服这位同志,没有请求公安机关出面处理。
下班铃声响了,冬天的夜色随之而来。小男孩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紧紧地抓住王军华的食指,一刻也不离开王军华身边。
可能因为受到惊吓,小男孩两条棉裤腿尿的水湿。王军华带着孩子回到家,让爱人给小男孩洗了个热水澡哄着睡觉后,她则比着孩子尿湿的棉裤、拿出针线连夜赶做了一件新棉裤。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觉得这孩子太苦了,想尽可能多给孩子点暖温,没想到这件小棉裤对处理这起案件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军华提起这件小棉裤深有感触地说。
在几天后的上门调解时,小男孩见到做了他两天“代理妈妈”的王军华非常兴奋,指着身上的棉裤不时地儿语。在坐的亲人明白了棉裤的来历和他离家两天的“迷” 底。
孩子的妈妈哭了,孩子的父亲表示决不辜负法官的一片好意,好好照顾家庭和孩子。该案以双方和好结案。
王军华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童年的记忆始终与一个病残姐姐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每当看到贫苦百姓无助的眼神,我就感到他们就像我那苦命的姐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是王军华常说的一句话。她照顾姐姐的经历和感受,在职业生涯中已经升华成对普通百姓的宽容和善待。
作为基层法官,王军华经常与老百姓老交道,了解百姓的勤劳、真诚和善良,但是在遇到侵害时,他们却是诉讼的弱势群体。每当接手这类案件时,王军华总能以一个女法官的爱心,去解开纠纷的症结,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温暖。
2011年1月29日,开封市顺河区土柏岗乡57名村民来到法院状告4家公司,索要拖欠3年多、共计101万元的工程款。“法官,你跟那几家公司说说,先给我们一点钱,让我们把这个年过去。”接手这起案子,王军华首先听到的就是这句让人心碎的话。
立案当天,民工们挤满了王军华的办公室。她对大家说:
“各位乡亲,请你们相信法律,你们的血汗不会白流。”
接待民工后,王军华已忘记自己还发着烧,四个被告一家接一家上门做工作、询问情况。
腊月二十八这天,她把四家被告的负责人通知到审判庭。
“过年了,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很不好意思。”王军华面对各怀己见的老总们说。“这里的取暖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请大家不要忘了,在寒风中还有五十多位民工们在等着工钱过年,他们已经等了三年了……
案件一直调解到下午三点, 4家公司经过现场对帐和协商最终达成协议,支付了首笔欠款61万元。
当农民工们拿上过年费点燃致谢的鞭炮时,王军华因身体透支严重,被同事们扶进了医院。
“一支小小的蜡烛,她的热度是有限的,但是,当她有了照亮别人的精神,她就有了阳光般的炽热。”这是王军华人生的感悟,她写在心得录记上,也刻在心里。正是她有了这种蜡烛精神,她面对当事人的微笑才更阳光灿烂,她做出的每一份法律文书才充满阳光般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