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呼唤英雄的今天,多年来发生在杞县法院法官身上的见义勇为事件却层出不穷,这种美德已经成为该院法官一个优良传统,星火燎原,薪火相传。
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故事,就像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涤荡着无数人的心胸,温暖着这个充满爱意的社会。就是我们的法官,在用自己做人的良知谱写下一串串爱的音符。
烈火中,法官奋不顾身向前冲
去年11月7日,周末。该院法官杜爱民、李永成、王洪湾放弃休息时间,前往邢口镇对两起案件进行调解和回访。
当他们正在贺某家回访时,忽然听到平时说法结巴的司机王师傅大喊:“失—失—失火啦!快—快—快去救火啊!”闻讯后,几名法官急忙往屋外跑。看到距贺某家东边不远处浓烟滚滚,火头窜起好一丈多高。看到此景,法官边跑边喊,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来到近前,才发现失火点位于村民徐某家门口的一个大麦秸垛,附近就是村民房屋。如果火势进一步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看到这种场景,法官没有丝毫犹豫,冲进徐某家,拎着水桶就往外跑。此时的徐某及家人还不知道自己家门口燃起大火,面临灭顶之灾。
一桶水、一桶水往麦秸垛上泼去。法官顶着被大火炙烤的痛苦,和火魔做斗争。附近的村民听到呼喊后,也纷纷从家中拿着各种各样的救火工具前来帮忙。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大火终于被扑灭。再看救火的法官,浑身沾满泥巴,蓬头垢面,几乎看不到一点干净的地方。当大火被彻底消除后,法官不顾徐某家人的热情挽留,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匆匆地离开了。
冰河里,法官勇救落水儿童
当初的落水孩子小宝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可是在她心里,永远也忘不了法官刘献和,正是由于刘献和的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的从冰冷的河水中救出这个花季少女,也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2005年12月10日清晨,天寒地冻,刘献和像往常一样沿着县城海河跑步。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救命啊!救命啊!”的喊声。借助微弱的路灯,他看到附近黑黢黢的河水中有一个弱小的身影在起伏挣扎,岸边一个孩子惊慌失措。“不好!有人落水了!”刘献和顾不上脱去身上的衣服,就“扑通”一声跳进了臭脏而又冰冷的河水中。
顿时,一股刺骨的寒意涌向全身,冻得刘献和浑身发抖。紧咬牙关,他划动双臂快速游向落水者。当他抓住落水孩子小宝后,顾不上喘息,急忙回过头来向岸边游去。由于海河河岸陡峭,十分光滑。一次、两次,无论怎么抓,刘献和都找不到可以攀爬之处。迫不得已,他二次回头又拖着落水者向南边游去。由于多次攀爬,4个手指早已是血肉模糊,加上长时间在冰冷的河水中浸泡,刘献和累的体力透支。就在这危急关头,他仍然坚持用左手向上托着落水女孩,右手顽强的抠着河岸石头缝,以防止自己和孩子下沉。
这时,附近居民听到呼救声,纷纷从家中赶来。在一个又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刘献和和落水孩子务小宝才被救出水面。孩子救出后,刘献和悄悄的回到家中,喝了二两烧酒,在浴池泡了整整一上午,才喘过劲。由于法官没有留下姓名,孩子的父亲整整在县城打听了一天,才得知救助自己孩子的是法院的法官。孩子的父母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法官,表达自己家人的感激之情。
散步时,法官慧眼救下被拐儿童
直到今天,住在城关镇的居民张某夫妇还忘不了法官杜爱民,正是由于法官及时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才使可能丢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还原了又一个家庭的幸福。
前年12月10 日晚饭后,杜爱民与爱人沿着县城建设路东段进行散步。当他们刚刚走到教育局门口时,与三个陌生人擦肩而过。其中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手中抱着一个不到2岁的小男孩,孩子在大人怀中一个劲的挣扎哭闹。看着孩子哭闹,中年人没有进行任何哄劝,而是一个劲的快步向前走。看到这种反常情况,细心的法官心中顿时产生了疑虑。如果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家长一定不会听任其哭闹而不加哄劝。
想到这,本已擦身而过的杜爱民立刻转过身喊道:“哎!你们几个抱的孩子是不是你们的?孩子哭成这样也不哄哄。”听到喊声,几个人顿时扭过头来,其中一人还狠狠瞪了他一眼,没有说一句话,继续快步前走。看到这,身边的爱人连忙拉住杜爱民的手说:“咱别管恁多闲事了,快走吧,免得人家记住你。”可是杜爱民丝毫不为所动,再次大声说:“不把孩子放下说清楚,我现在打电话报警了!”说着掏出手机就拨110报警电话。
看到面前这个壮实的年轻人要报警,几个人急忙扔下手中的孩子,慌不择路的往小巷里窜。由于不能确定几个人的身份,加上孩子躺在地上不停的哭闹,杜爱民急忙伸手抱起孩子,边哄孩子边站在路边寻找孩子的家人。
不多时,一个30多岁的青年人急匆匆的跑过来,气喘吁吁,面色苍白。看到杜爱民手中的孩子,声音颤抖,“宝宝,你咋跑这了?”原来,这个年轻人带着儿子出门买糖果,就在商店门前付钱时,一转眼间孩子不见了。听杜爱民简单介绍经过后,这个年轻人感激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杜爱民啥也没说,笑着和爱人离开了。事情过后,孩子的父母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多方打听才知道救助自己孩子的恩人是法院的法官,就特意来到县法院,向恩人当面说一声谢谢。
棍棒中,两法官勇阻村民群体械斗
无论是开封两级法院的法官,还是于镇镇的村民,法官张传俭、冯至立见义勇为的故事至今还为人乐道。正是由于法官挺身而出,及时阻止了一起可能激化的大规模村民群体械斗,挽救了数十个家庭的幸福。
村民赵某因为与妻子感情不和,到法院起诉离婚,妻子刘某坚决不同意,认为在农村离婚是件丢人的事,并怀疑丈夫赵某有了外遇。在一次争吵厮打后,刘某一气之下服毒身亡。得知姑娘在婆家受气寻短见,娘家人顿时火冒三丈,几个兄弟纠集亲友数十人拿着家伙前来出气。当娘家人赶到赵家后,没有见到赵某,就把赵某家的东西砸了,还要殴打赵某的父母。看到这种场景,赵某的街坊邻居看不下去了,认为刘家欺人太甚,不把全村人放在眼里,就纷纷抄起家伙前来迎战。顿时双方之间剑拔弩张,棍棒并举,就像火药桶一样一触即发。就在危急时刻,法官张传俭和冯至立得知消息,急忙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但见现场黑压压的站着一大片人,吵闹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来不及将摩托车停稳,法官就冲上前去。张传俭对着在场的群众大喝一声:“都给我住手!”同时用身躯将双方隔开。有人说:“老头,你是干啥哩!滚一边去,不然连你一块打了。”“我是法院的,有事说事,打架能解决问题吗?不管是谁,只要将人打伤就是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看着法官一副不要命的样子,现场的人都被镇住了。张传俭趁热打铁,给双方讲利害关系。在法官语重心长的劝说下,双方村民的情绪慢慢缓解下来,悄悄放下手中的家伙,握手言和。事后,双方群众一个劲地向法官表示感谢,说如果不是法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事态不知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遇车祸,法官挺身而出救群众
2008年9月1日,法官刘广献、王建宏从开封办案回杞县。
当车行至开封县兴隆胡萝卜大市场附近时,发现公路上有两辆侧翻的摩托车,四个受伤群众躺在路上呻吟,周围聚集了不少围观人员。见此情景,法官赶紧跳下警车,冲向人群。经过询问才知道是一辆农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将摩托车撞翻后逃逸。看着躺在地上的受伤群众,法官顾不上一天的劳累,迅速组织人员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和交通事故电话进行报警。做完这一切后,王建宏留在现场维持秩序,刘广献带着一名目击群众乘坐警车前去追赶肇事车辆。
时间在一分一分的流失,可是法官的心里却倍觉焦急。在追出10多公里后,法官终于将正在狂奔的肇事车辆强行拦截下来,并及时通知交警队前来处理。交警民警赶到后,感激的对法官说:“没有你们的伸手援助,我们不知要费多大精力才能找到肇事车辆,我们也代表群众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得知消息的当事人家属想要表示谢意,却不知法官所在的单位和姓名。经过多方打听,根据目击群众提供的警车车牌号才找到杞县法院。
就是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法官,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受害人合法权益,救治了伤重病人。短短7年内,发生在该院法官身上的见义勇为事件多达13件19人。他们身上,凝聚着一片说不完、道不尽的大爱真情。时代呼唤英雄,时代也呼唤见义勇为精神,有了他们,我们的群众才更安全,我们的社会才更温暖、更和谐,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鸿斌同志深情的说:“作为一名法官,更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见义勇为中来,使见义勇为精神深深扎根社会、融入社会、薪火相传,形成关心、支持、鼓励、保护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见义勇为作精神永远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