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法官,他怀着一种美好的期盼与愿景,用生动朴实的文字,写法院,写法官,写司法为民促和谐。通过艺术的笔法,演绎扎根基层的法院工作者不畏艰难、敬业奉献的执着与崇高追求。近日,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法院监察室副主任毕国强创作的散文体小说《天下无讼》成为当地热议的话题,并被视为基层法苑的一朵奇葩。
散文体小说《天下无讼》以一个小县城桐城为生活背景,从一名桐城县法院法官党伟民的视角,拉开序幕,故事展开。以其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想、所求、所愿为思想脉络,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件、案件,凸现出法官在基层一线、根植于人民群众之间的非凡作用和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基层法官作为特殊的法律工作者,担当使命,重任在肩。小说塑造了以党伟民为代表的基层法官群像,格调高昂,积极向上,读后令人深思,不忍释卷。
今年48岁的毕国强在基层法院工作近24年。长期的基层生活,丰富的司法审判工作阅历,朴素的为民情怀,神圣的职业使命感,使他成为一名“心忧天下,关乎黎民”的思想者。他在所驻村设立的“社会矛盾源头防治工作站”,成为全国首创。“基层法官生活清苦,但与基层百姓相比不算苦;基层法官工作累,但与被诉讼缠身的当事人相比不算累。如果人人都遵纪守法,社会充满和谐文明,天下无讼,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景!”一种创作的冲动让他激情澎湃。小说《天下无讼》创作起笔,一发而不可收。毕国强电脑打字是生手,但他克服困难,废寝忘食,白天忙工作,夜里搞写作。历时13个月,初稿呈现出来,他体重瘦掉了几斤。人民法官不应仅仅是论曲直断是非,而更应该走到百姓中去,俯首听民声,躬身解民难,让恩仇消释,将矛盾化解。毕国强如是说。由此,小说主人翁党伟民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