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11月22日晚,在河南省杞县法院小会议室内发生感人的一幕:一名流亡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在法官耐心劝解下,泪流满面,一手拉着年幼的孩子,一边真诚的向在场法官、公安民警及自己年迈的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口中连声说我自首,我守法,我再也不愿过这种流亡的生活了。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08年,家住杞县板木乡的犯罪嫌疑人王大成在浙江省台州市打工期间,在利益熏心之下与他人合伙窜到一艘停泊靠岸的轮船上盗窃钢板、电缆线等物品,经评估价值数千元。案件发生后,王大成的4名同伙均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而王大成侥幸逃脱。台州警方将犯罪嫌疑人王大成进行网上通缉,并多次派人到王大成的家中进行调查,了解其行踪。因为王大成在案发后长期不与家中联系,案件顿时陷入僵局。
今年全国公安系统开展“清网行动”以来,台州警方及当地警方多次到王大成家中进行走访,对其父母做思想工作,告知主动投案可以争取宽大处理,尽早结束逃亡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王父王母心中柔肠百结,顿时想到在县法院工作的法官王玉凤,因为都是同村邻居,啥话都可以说,就一大早乘车来到法院找法官进行法律咨询,听听法官的意见和下一步儿子的出路。
得知情况后,王玉凤立即登录互联网,向王大成的父母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让老两口早日劝解儿子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想想三年来儿子在外流亡不敢回家,儿媳妇迫于家庭生计长期在外打工,三个年幼的孩子撇在家中让老人照顾,种种生活的辛酸让老人痛哭失声。在法官循循善诱之下,老人终于主动拿出儿子的手机号码,当场给儿子拨通电话,让王玉凤法官给其谈心。通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远在新疆阿克苏种地打工的王大成泣不成声,向法官说着流亡生活的种种艰辛。原来王大成在逃亡之后,流落到新疆,由于害怕公安人员的追捕,就隐姓埋名,对任何人都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新疆打工期间不敢进厂,找活时不敢讨价还价,别人给多少工资就是多少,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在法官的耐心讲解下,王大成当场表示连夜到火车站买票,回到家乡投案自首,再也不愿意过这种流亡生活。得知情况后,法官王玉凤通过114查号台,与台州路桥区警方联系,说明犯罪嫌疑人王大成要主动投案的消息。得知情况后,台州警方异常重视,当即派出区公安分局政委、检察院副检察长、法院副院长为首的“清网追逃”小组,赶赴杞县。
当一行人来到杞县后,天色已晚。而此时的法官王玉凤却带着犯罪嫌疑人王大成及父母子女等人在法院等候。看着风尘仆仆的台州警方,王大成顿时低下头,伸出双手,向警方投案。公安分局陈政委说:“感谢杞县法官主动参与配合,多次对王大成做思想工作,使得犯罪嫌疑人早日投案自首,我们将对其宽大处理。对于法官的真诚帮助,我们台州警方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