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文艺天地

古城的菊

  发布时间:2011-11-01 09:02:37


    一夜西风起,古城的大街小巷到处摆满了盛开的菊花。丝丝寒意中,那娇艳的花朵、那沁人心脾的幽香顷刻间醉倒了众多游人。此时的古城,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秋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漫步其中,宛若置身一个菊的世界,一个花的海洋。

    不知从何时起,古城人对菊花情有独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爱菊、种菊、赏菊、咏菊,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是名贵的墨菊、绿菊、线菊,还是普普通通的白菊、野菊、大丽菊,家家户户都养的有声有色,蓬蓬勃勃,生机盎然。在菊花盛开的日子,常常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赏菊、品茶、谈心,其乐融融。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花卉之一,自古被誉为“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她以不畏严寒的坚贞和不屈的品性赢得历代文人墨客、雅士名流的喜爱。“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来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人们赞美的是她的品质高雅,赞美她的不畏权势,赞美她的铮铮傲骨。在古城开封,养菊之风更是达到了空前之鼎盛。古城人养菊、赏菊之风十分盛行,每年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季节,人们都要观菊赏菊,饮酒赋诗,场景可谓家家菊花黄,梁园独如雪。你看,屈原那“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看,白居易写到:“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吟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朱淑真抚琴轻吟:“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李清照哀哀凄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面对猎猎西风,黄巢拔剑而起,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在文人墨客笔下,菊花有着高洁品质,无不对菊花充满了深厚感情。以菊为友,与菊相伴,其乐陶陶。或许在古城人心中,菊花就是人生的写照,品性的象征。

    在古城,菊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民间瑰宝而构成宋文化内涵独有的风景。君不见,菊花盛开时节,满城繁花似锦,金黄、纯白、艳红、淡紫,每种颜色还有多种类型,色彩艳丽,落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据史书记载记载:慈禧太后爱吃白菊花;广东人以菊花为酒宴名贵配料;南京人以菊叶做菜入汤。古城人则几乎家家户户都喜爱养几盆菊花放在阳台上,还用菊花包成饺子食用,其滋味清香爽口。凡来古城的游客,还可以品尝到菊花系列食品,如菊花晶、菊花糕、菊花酒等。

    不尽菊香挥笔处,诗满论坛情满园。每年的十月,是古城人心中盛大的节日。大街小巷、楼台庭院,处处盛开着菊花,空气中迷漫着花香,整个城市被装扮成花团锦簇、灿若云霞。以菊花展示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菊花的清雅高洁展露今人的风采,以菊花为媒结交四海宾朋,才是古城人爱菊的真谛所在。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