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文艺天地

姑苏行(三章)

  发布时间:2011-10-17 10:40:52


                  枫桥,醉我一千年

穿过铁岭关光滑的石板道,我仿佛梦回千年,耳畔响起英雄那无尽的呐喊、撕心裂肺的号角,眼前也浮现出漫天飞舞的旌旗、群雄逐鹿的悲壮。姑苏城,你就是一坛浓浓的美酒,未曾启封就醉倒众多游客。而你身上的每一块石头,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站在错落有致的枫桥上,那点点醉人的渔火将我带回到一千年前的那个夜晚。江洲桥和枫桥,就是一对相互偎依的姐妹,深情凝眸厮守在日夜奔流的苏州河上。

张继,一个屡举不中的落魄书生,夜泊在万家灯火的漕运码头。长夜漫漫映照归乡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就连天上那轮明月也不忍相看,悄悄用衣襟遮住其光洁的容颜,留给人间一片醇醇的夜色。

耳畔,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宛若天籁之音。初冬的寒夜,那满天的霜花顿时洗尽大千世界的喧嚣铅华,几只晚巢的乌鸦从耳边掠过,一声啼叫惊醒这个寂寞的夜晚。诗人的灵感仿佛就在刹那间得到激活,站在窄窄的乌篷船头,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脱口而出。一首诗,因枫桥在诗坛创造奇迹;枫桥、寒山寺也因一首诗而名扬千古。抚摸诗人光滑的金指,我仿佛也沾染几许灵气,膜拜在你的脚下。

枫桥,醉我一千年。

                太湖,夕阳下我虔诚读你

未曾目睹你的娇靥,就已被那一个个神奇的故事醉倒千年。太湖,在夕阳西下时、在醉人的湖光山色中,我虔诚读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驾乘一叶扁舟,我翻开历史的画卷读你。由吴越争锋的故事,到金戈铁马的酣战;由卧薪尝胆的勾践,到运筹帷幄的范蠡;由刚愎自用的夫差,再到沉鱼姿容的奇女子西施,我一个一个用心读你。一个故事固然可以让人铭记一段历史,可是一坛湖水却包容着人间那无尽的怨恨与荣辱纷争。姑苏城外的太湖,范蠡与西施宛若一对神仙眷侣,手挽手漫步太湖之上,让世人对爱情充满了向往。

烟渚中舟帆驶来,是张士诚翩然而至,衣袂飘飘,凌波微步,义旗高举。风高浪急时,范仲淹镇定自若,高吟“无风还练静”。万顷碧波中,千家橘熟时,苏东坡踏歌而来,平看月上早,远览鸟飞迟。好一个范成大,二八板中吟诗惊飞了白鹭,折断了黄芦。  

临湖而立,但见湖水隐约,青山数峰,落日熔金,郁郁遥遥,如同墨染。长风浩荡处,几只渔舟隐没于万顷碧波之中,眼前依稀浮现出西施浣纱河畔的清幽和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情。

太湖的山,太湖的水,太湖的野鸭和红菱,太湖的鱼虾和芦苇。太湖,你用一颗博大的心,孕育着吴越儿女。夕阳即将投入太湖的怀抱,柳荫下已经解开了风帆的归舟,高树上栖息着归巢的鸟,晚归的水牛背上早已没了放歌的牧童,悠悠的柳笛声早已散落在一川枫叶、两岸芦苇荡里。

太湖,在夕照下静静的躺着;夕阳,在太湖上慢慢回家。就是这深深的畅想,我在夕阳下默读着这幽幽的太湖。

我真的醉了,醉卧在风花雪月、肝肠寸断的太湖水中。   

           园林,惊起一场春梦

是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河流,是那精致无比的假山石刻,是那热情好客的姑苏人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是园林让我对姑苏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记得曾有人说过,到过苏州不看园林为人生一大憾事。

在中国,园林可谓比比皆是,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更要具有画意。无论是窗外青瓦一角,还是幽竹一丛,都极富有诗意。你看拙政园的枫杨,还有网师园的古柏,你看留园的太湖石,还有沧浪亭的假山,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园之胜。

提及古人,不管是造那一个园子,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的圆明园,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纳园外山景于园内。留园以太湖石为中心,简直就是一个石的世界。你看那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比交映成趣、交响成曲。

在曲折的走廊里,我耳畔听到幽幽古筝声。抬头张望,但见小亭内一个古仕女装的女子在专注的弹奏《渔舟唱晚》。曲调平缓如丝丝流水,又如疾风暴雨、千军万马。每曲弹罢,游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苏州,无论你走到哪处园林,都能找到山水花鸟的情趣,唐诗宋词的意境。这里的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无论经过多年苍桑变迁,她都保持着原有的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风格。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苏州的园林总在游客眼前呈现一幅完美的图画。园林中,处处可见太湖石。你看她优美端庄,玲珑剔透,刚中带柔,柔中见刚,动中有静、静中见动,站在一峰峰太湖石前,你耳畔仿佛听到远古岁月苍凉的歌谣,听到太湖水风浪拍击的涛声。

    苏州园林,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时时浓墨着温情。来这里,仿佛走进人间天堂。看一眼就让人倾心,让人销魂;读一遍,既觉亲切又觉遥远,仿佛一位绝代风华的女子从远处走来,今生化作一处庭园,对着今人欲说还休。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