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期间,兰考法院法官树立执法为民、文明执法理念,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耐心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6月23日,家住山东的黄某来到河南兰考县人民法院张君墓法庭,起诉兰考县张君墓镇石楼村的户某,说他的汽车被户某扣了十多天,经多次协商,户某依然不放,希望法院可以依法把车给他要回来。黄某为避免车辆转移受损,立案时便向法庭申请对车辆进行诉讼保全。
为保护外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原告提供担保后,承办法官程庆民立即制作民事裁定书,决定对涉案车辆予以扣押。随即又驱车前往石楼村送达应诉手续。
在基层工作网络人员的帮助下,办案法官找到被告户某的家,但家中无人,户某正在地里干活。承办人拜托户某的邻居前往通知,与此同时对本案展开背景调查。这时,群众们七七八八地围了上来,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户某家盖房子用了黄某经营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但产品质量有问题,水泥不凝固,盖好的新房至今不能居住。而户某拆旧房、盖新房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好不容易把房盖好,如今却落个没有地方居住,户某一家对此十分恼火,要求黄某给个交代。
邻居们正七嘴八舌地说着,户某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没等法官亮明身份,他就说,“我知道你们的来意,他有钱有人,又叫法院的来欺压俺咧,不说房子的问题,只说要车。如果法院只讲一面理,我坚决不同意!今天谁也不能把车弄走,大不了我跟山东的拼命。”被告情绪激动,围观群众众多,吵闹声一片,若处理不当,就有引发暴力抗法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况,法官沉着冷静,一方面与庭里同志共同劝慰户某及家人不要激动,一方面通过已经理解法院工作的邻居分头向被告及家人讲解法律。面对被告方的不理解,不信任,法庭人员始终耐心地倾听,平心静气地讲解,不急不躁地做工作。法官的文明执法终于打动了被告家人,被告的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法官进一步向被告方讲明了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户某终于认识到了错误,请求法院可以给他们一点时间,以便与对方协商解决赔偿问题。鉴于本案的实际情况,合议庭当场口头进行了评议,同意户某在第二日上午十点前将车送到法院,否则将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二天一早,被告打来电话,说双方因赔偿数额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但仍感谢法院能给其一个考虑协商的机会。接着,户某配合法院工作,把涉案车辆开到法院。至此,一场剑拔弩张的民事诉讼保全案,在法院工作人员的精心操作下,终于和谐保全,而该案正在进一步的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