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老子高高在上,为所欲为。天下民皆子民,天下土皆皇土,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演绎几多历史风云,留下几多天朝轶闻故事。在中原这片厚土上,古老的传说也如河道沟汊畔的石卵,俯拾即是。
前不久下乡采风,在豫东一小镇孙桥村,有一个意外收获,发现了一方明朝的石牌额。这方牌额约200厘米长,50厘米宽,15厘米厚。据说是一幅茔冢石牌坊上面的横额。
有此牌坊的人家一定不是寻常人家。这方牌额为何遗落在此?当地老者脸上流露出捉摸不定的黠笑,讲出了这样一个久远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世宗皇帝巡行中原,路经孙桥村。夕阳云烟,余霞散绮。鸡鸣犬吠,小桥人家,乡间柴扉、茅舍掩映在绿树疏花之中,呈现出几多平原乡野风韵。行游了一天的世宗皇帝觉得在此村壤歇宿,未尝不是一个怡然佳处。于是吩咐从人落轿歇马,入村寻觅宿处。
走进村巷,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让世宗皇帝精神一振:“哪来的扑鼻酒香?”
一经询问,原来是村里有一酿酒的人家,姓王,就在村中不远。皇帝就带着从人等来到酒家,要了一小碗品尝,果然香彻肺腑,龙颜大悦。
世宗皇帝酒意兴起,又要了一碗。王家父亲正忙着蒸酒,就让女儿来为之斟。也许是酒力的作用,马灯昏黄的光晕里,皇帝看着王家女儿竟如凡间仙女一样俊俏美艳,爱怜之心顿萌。拉起王家女儿的手不忍松开。王家女儿娇羞,挣脱而去。
世宗皇帝的唐突举动让贴身侍从看在眼里。为了避免不愉快又不违圣意,侍从让皇帝稍事休息,待他慢慢周旋,保证让主子称意。
侍从笑眯哈腰来到王家的酿酒坊,向王家父亲拱手一揖,请王家父亲过来说话。当听到品酒人是当今皇上时,王家父女双双跪倒在皇帝面前请求谢罪。皇上并没有怪罪他们,赏了他们一些银两,说今晚就在他们家安歇了,并恩准王家女儿过来侍寝。
王家女儿陪当朝皇上睡了一夜,对王家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作为历史在当今来看,庶民们也有不屑和笑侃的味道。
据说后来皇上嘱咐地方府县关照王氏一家,王家在当地也并不被人小觑。之后王家女儿被敕封为娘娘,但王娘娘不入宫仍在家帮助父亲酿酒卖。
王家女儿因皇上的一夜宠幸,终身未嫁。身故后,朝廷为表其节,为其修建旌节牌坊以示圣恩。当时构建十分可观,牌坊前分列石人石兽若干,松柏错落左右,威严肃穆。亦为当地一景。
岁月交替,朝代变迁,前世飞花已为尘。
风剥雨蚀,沙埋土淹,王家牌坊如今踪迹杳无。所布设物什亦不知没落何处。目今仅见这石牌额,因属茔冢标志物,无人收藏,落得被弃。
牌额上面的两处钻孔,是前些年村民用作镇压抽水发动机固定绳索时而开钻的。
牌额上面雕琢文字依稀可见,由右往左,题首为:大明嘉靖丁酉岁仲冬吉日;落款为: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李廉书。牌额主题大字为:王氏先茔。距今已4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