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杞县法院同志们中间,如果提及刘师傅,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这人,中!”就是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救出落水儿童,是全县有名的见义勇为分子。
刘师傅名叫刘献和,现任于镇法庭副庭长,面对各种赞誉和荣誉,他嘿嘿一笑:“我是一个平凡人,干的都是点平凡事,不值得一提。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闲暇时他喜欢敲敲打打,同事们就亲切的喊他刘师傅
1996年底,杞县政法机关公开招警,刘献和以优异的成绩由县农机局考到法院。
上班后,他被院党组分到偏远的平城法庭工作。在法庭上班时,他就闲不住,工作之余忙着收拾法庭内的小菜园。浇水、翻地、锄草,庭里的摩托车坏了,他不声不响的去捣鼓着修;电灯坏了,他爬上去换。经常一身油腻,一身汗。于是庭里的同事亲切的喊他“刘师傅”,渐渐的这个称呼在全院传开了。
1998年冬天,刘献和与同事骑着摩托车到40多里外的兰考县医院查一份医疗证明。路上下起了大雪,北风一刮,出奇的寒冷。刘献和让同事坐在后面,他在前面骑。办完事后,时间已近中午,两个人买了几个烧饼便骑着摩托车往回赶。这时风更大了,雪也更猛了,路面异常光滑。同事让刘献和下来坐后面,自己换换班。可是刘献和说什么也不同意。一个劲的说自己年轻,体力好。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快到泥沟乡时,摩托车坏了,怎么也修理不好。这时天已经黑了,两个人就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芜雪地上,冻的不知如何才好。直到等来一辆农村的四轮拖拉机后,好心的村民将他们送到了法庭,时间已是晚上10点多。刘献和没有发上半句牢骚,没有一声抱怨,而是乐呵呵的买来两袋方便面泡泡,与同事一起美美的吃了一顿饭。
在办理一起牵涉到50多名四川民工向当地一家窑场讨要工资的案件中,被告依仗是本地人,认识人多,拒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刘献和顶住压力,依法将该窑场的推土机查封,及时进行了变卖,将几万元工资及时兑付到民工手中。为防止出现意外,他又多方奔走,为50多名外地民工联系到客车,将他们安全送到开封火车站。邻走时,民工们拉着他的手感激的不知说啥好。
他的身上时常保持‘钻劲’,执行案件时他总是冲在前面
在法院执行局工作期间,他和另外两名同志到鹿邑县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是当地一家皮鞋厂的厂长。此案经过判决后,当事人一直不履行义务,执行人员多次去执行,都是以见不到被执行人而告终。后来根据申请人的举报,法官听到被执行人在家的消息,及时赶往鹿邑县。来到被执行人所在地后,没有见到要找的人,经研究他们决定再等一夜。
当天夜里,那时天气还很热,几个人呆在车里很不是滋味。刘献和说:“陈庭长,你们先休息吧,我在田地里看着。”最后,刘献和坚持在田地里呆了一夜,直到天明被执行人所在厂里的工人打开大门,他第一个冲了进去。院内的狗扑上去一口咬住了刘献和的小腿,忍着剧痛,刘献和也没有放手,而是牢牢抓住被执行人,直到其被拘传到法院,案件才得到了顺利执结。
他这人好认死理,因为10升柴油票得罪了亲戚
工作上,刘献和坚持原则,无论什么事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在县农机局工作期间,就为这,他还得罪了自己的表哥。
那年秋天,刘献和在农技推广站工作。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机械推广,国家为了提高农民购买新型农具的积极性,拿出补贴给购买农具的农民补贴柴油票。刘献和在单位管理柴油票,每年经手的油票多达十几万斤,权力也不算小。
那天中午,在家务农的表哥来到他家说:“找别人帮忙耕地,是熟人不要钱。给点柴油票,10升、20升都中。”而刘献和却毫不犹豫的回绝了:“油是国家的,是补贴给购买机器的农民的。你如果买机器,我可以按照标准给你。但是不买机器,是不能给你的,国家发放的油票是不能乱动的。如果你没有钱,我可以拿钱给你买油。”一听这话,表哥顿时火了,“我跑几十里路来找你,就是想向你要几张柴油票,也不是啥主贵东西,这点小事都不能办,还算什么亲戚!”说完表哥气呼呼的走了,连饭都没有吃。
对待亲人,他敢于坚持原则。可是对待困难群众,他却充满了爱心。得知一个老汉在购买农机具时身上还差几十块钱,他毫不犹豫的从自己的身上掏出钱给老人垫上,“大爷,你把播种机拉走吧,别耽误农时。”说着喊来技术人员帮老汉安装了一台机器,老人感激的不知如何是好。不少同事对此不理解,拿钱借给陌生人,不是傻吗?谁知道他会不会还钱啊。听着各种风言风语,刘献和笑笑,什么也没有说。
冰冷的河水中,他脑海中想的都是孩子的安危
2005年12月10日早晨,寒风刺骨。刘献和在晨练时听到不远处传来“救命”的喊声。立刻顺着声音沿着河边跑去。透过附近的灯光看到岸边一个小女孩在哭喊,河水中一个黑影一动不动。顾不上脱去身上的衣服,刘献和“扑通”一声就跳进冰冷的河水里。
海河水深近3米,人跳进去后两脚够不着河底,是县城一条排污河,河面满是垃圾。虽是冬天,跳进河水后仍有一股难闻的臭气。刘献和划到落水者身边时,伸出左手抓住落水者的衣服,急切的说:“你怎么样了?”落水者却没有一点反应,嘴角满是沫子。刘献和只得吃力的用左手揽住孩子的腰,右手向岸边划去。约5分钟后,刘献和终于划到了岸边,他赶紧伸手向岸边的岩石抓取。河面已经结了薄冰,岩石光滑,手也冻麻木了。到过海河岸边的人都知道,河沿是用水泥和岩石砌的,很陡,走好远才有一个小出口。费尽了力气,刘献和和孩子仍爬不上来,只得顺着河岸向前划。接连停留了3次,刘献和的右手抓的血肉模糊。此刻,刘献和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力气。
就在危急时刻,附近的居民邱继中、刘俊生听到喊声跑了出来。几个人用钢管拉着刘献和顺着河岸向前游,寻找出口。大约游了50多米,来到一个向上爬的台阶。刘献和将落水的孩子奋力递上去,而后自己又吃力的爬上岸。顾不上休息,刘献和又跑到孩子家中报信。然后,刘献和悄悄地走了。
这就是刘师傅,平凡之中时时闪烁着人格的光辉和力量。参加工作后,经他的手审理和执结了千起案件,没有一起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多次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省高级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履行着一个党员、一个法官的做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