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笔者在河南省杞县法院柿园法庭采访,通过几位法官的讲述,听到七天前发生在该庭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人民陪审员于超在审判庭内参加庭审,其6岁的女儿于冉冉却因为感冒发烧无人照顾,独自一人呆在风雨中的面包车内输液,其场景令在场的法官和群众无不动容,不少人还流下了眼泪。
当天上午,凉凉的西风中飘洒着细雨。杞县法院柿园法庭小审判庭内,一场普通的庭审正在进行。家住阳固镇某村的李玉兰老两口起诉儿子陈晨的赡养纠纷正在紧张进行,就在双方激烈的进行辩论时,细心的审判长张宏飞却发现参与案件陪审的人民陪审员、乡民政所长于超心神不宁,时隔不久就向窗外楼下眺望一下。这不是于超的性格啊!在以往任何一次庭审,于超都是十分专注,认真的记录、思索,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于超心中一定有事。
顺着于超的目光,张宏飞发现楼下停放着一辆灰色的“长安“面包车,敞开的车门,一个小女孩坐在车座上输液。小女孩怎么这么面熟?她是谁呢?怎么在车内输液?一连串问题顿时萦绕在法官的心头。于是张宏飞就暂时中断庭审,询问于超是不是和车内的小女孩有关系。经过询问,才知道车内的小女孩叫于冉冉,是陪审员于超的女儿,因为感冒发烧,需要输液,而爱人又进城办事,家中无人照顾。这边法庭又通知陪庭,哪边都重要啊。无奈之下,于超将女儿放在楼下的汽车内,请附近诊所医生给她扎上针,告诉女儿快要滴完时喊自己。忙完这一切后,于超就匆忙赶到审判庭参加庭审。由于担心女儿小,滴完后不知道喊,所以心中一直不安。
得知情况后,无论是法官、书记员,还是在场的当事人及群众莫不感动,为陪审员于超的工作精神所折服。张宏飞当即安排法警下去照看于冉冉,在输液结束后将孩子抱到屋内床上休息,同时继续开庭。看着女儿有人照顾,于超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全身心投入进去。
在法官及陪审员苦口婆心的调解下,被告同意履行赡养义务,原告撤诉,双方握手言和。案件结束后,萦绕在法官和当事人心头的就是风雨中那感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