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儿子在铁塔公园玩耍。此时正值盛夏,天气十分的炎热。我和儿子在公园草坪上奔跑着,嬉笑着,后来儿子喊着口渴了。不远处有一处冷饮店,儿子就跑过去,闹着非要吃冰淇淋。在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冷饮中,我突然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竟然摆放着老冰棍。看着那朴实的包装,顿时勾起我满腹的遐想。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小到在当地的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我的童年处于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条件还很差。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童年的生活是十分的多彩,童年的物质又十分匮乏。在孩子们眼里,逢年过节能拥有几个爆竹,偶尔吃上几个芝麻团、糠果、糖豆,就是人间的美味,能回味上好几天。尤其是到了夏天,买上一块老冰棍,美美的吮吸上两口,无疑让人十分的开心。
当时的老冰棍制作十分简单,可以说就是用水及白糖或者糖精在低温下冻成的冰块。后来又改进一点,在冰棍里增加了一点奶油,于是小贩的吆喝声也由“冰棍!冰棍!”变成了“大块雪糕!奶油雪糕!”当时在农村,冰棍也不是什么时间都能买到的。只有到了炎炎的夏日,才有可能碰到一两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如果刻意去等,很多时候都很难等到。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放暑假闲来无事的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滚铁环、捉知了。不远处传来几声“卖冰糕喽!”接着一个破自行车由远而近,车子后面稳稳的捆着一个小木箱。箱子的外边刷了一层白漆,上边中间是一个带着小把手的盖子,箱子里面是用小被子包在一起的冰糕。于是我们就一哄而上,从脏兮兮的裤兜中摸出几分钱,争先恐后的递给小贩,看着他小心的从木箱中拿出一块块的冰糕。当时的冰糕包装还十分简单,外边裹着一张薄薄的纸。接到冰糕的孩子则一脸的兴奋,迫不及待的揭开纸,将冰凉的雪糕送到口中,美美的吮吸上一口,那个爽啊!简直让人无法形容。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上冰糕的,不少的孩子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同伴吃,口角都要流出口水。有关系好的,会大方的说上一声,“来!你吃一口。”这时,被邀请的孩子就轻轻的凑到跟前,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小口,品味一下冰糕的甘甜。也有的孩子会偷偷的跑到家中,趁家长不在家,从鸡窝中摸出一个还透着温热的鸡蛋,用鸡蛋换上一块冰糕,过上一把瘾。偶尔会有消息败露的,换来父母重重的几巴掌。虽说是疼在屁股上,可是心理上还是感觉到十分的美。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冰糕这一曾经吸引孩子眼球的东西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再看看现在的冷饮店,各种各样的雪糕、冰淇淋,奶油的、成盒的、成桶的、圆锥状的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看着儿子开心的挑选雪糕,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一块老冰棍,打开包装袋,放在口中,一股说不出的凉甜顿时涌上心头。时隔二十多年,再一次品尝老冰棍,让我找到了那属于童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