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和狱中的丈夫离婚

  发布时间:2010-06-21 11:31:18


    夜深人静,独坐窗前,感受着从窗外吹进的丝丝凉风,思绪也像被风吹一样飘飘而起,虽然身处安静的夜间值班室里,我的心却始终不能平静,因为突然想起了那天晚上一位领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位来离婚的当事人。

    那是一年前的一天,那天我们下乡办案回来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却见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妇女斜躺在我们的办公室门口,在她的身旁还横躺着俩个孩子。看到我们走过来,她立刻站了起来,脸上挂满了歉意,她还顺手来晃躺在旁边的孩子,直到他们揉着惺忪的睡眼站起来。她头发蓬松,衣着寒酸,满身疲惫的风尘使她本来单薄的身影看起来更加单薄,两个孩子大约都有十来岁的样子,寒酸的穿着加上多日跟随母亲的奔波使他们看起来像极了大街上靠讨饭生计的流浪儿童。此情此景,我的心有一种无名的东西在涌动,没有多想,我忙开门让他们进了办公室。她却还未坐下就抱头痛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捶打自己的头部,那种哭声中带着伤心欲绝的悲痛和无路可走的绝望。经过我们好一番劝说,她才带着啜泣的声音给我们说话:“俺是来离婚的!现在俺娘仨真是没法过了,他进了监狱以后公公婆婆就不让俺们进家,也不给俺们粮食,俺带着孩子去监狱找他,他不但不理解俺们的难处,还对俺大发脾气说俺的不是,俺的日子真是没法再这样过下去了……”。

    听过她的诉说,认真阅读了她带来的材料,我对她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她叫李霞,她的丈夫叫刘大亮,他们经人介绍认识并于1999年登记结婚,由于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两人经常因琐事发生纠纷。两个孩子的出生好不容易使两人的关系稍有好转,然而刘大亮却在2006年因犯罪被判入狱。这时刘大亮的父母开始嫌弃李霞无能,还怀疑李霞会带着孩子和家里财产出走,甚至把两个孩子也看成他们的累赘,开始不让李霞及两个孩子在家住,也不供给他们粮食,致使李霞有家无归。李霞每次探监与刘大亮沟通时,刘大亮对李霞的苦衷不但不给予理解,还埋怨李霞在家对老人不孝,李霞只有带领两个孩子靠打工来勉强维持生计,她实在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跟着自己受苦,为彻底离开这个无情的家,也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定的归宿,李霞起诉至法院,要求与刘大亮离婚。

    为她办理完一切相关手续,时间已经到了夜里十点多钟。这时我们才感觉到还没有吃晚饭,看着两个斜歪在沙发上即将睡熟的孩子,心中顿生怜悯之情,我从兜里翻出五十元钱想让李霞带着他们找个旅社暂时住下,可无论如何她都不要,说自己带的钱够花。实在拗不过她,我们就特别对她安排了几句之后,各自回家了。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了单位,当我走到办公室门口时,眼前的一幕使我震惊,我看到李霞和她两个孩子正躺在楼道的旁边睡觉,他们分明是舍不得花钱找旅社而在楼道旁睡了一夜。一种无名的心痛涌上心头,其中有自责也有怜悯,我没有吭声就去外面买了早餐给他们带了回来。我真的想帮他们,帮助贫困的当事人也是我们法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上班我们就开始研究李霞这个案件的审理方案,我们一致同意先尽力为他们调解,一是因为李霞的丈夫是服刑人员,必须先安抚他的情绪,即使调解不成,也要让他觉得心里坦然;二是调解可以以更快的方式结案,可以使李霞尽快地摆脱当前的困境,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

    调解思路形成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这起案件的艰难调解之路。我们首先做了李霞公公婆婆的思想工作,我们还找到他们村里的村干部来配合我们的工作,经过我们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他们对自己以前的作法深感愧疚并答应让李霞带着孩子回家居住,还答应会尽力配合我们做刘大亮的思想工作。

    作为人民法官,我们不忍心让已受牢狱之苦的刘大亮再面对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更不忍心看着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的李霞再遭遇一个离散的家,所以,我们想尽最大的努力来使他们破镜重圆、重归于好。考虑到李霞的困难,没有多想,我们就自费带着李霞驱车五十多公里去了他丈夫所在的监狱来作他们的调解工作。虽然我们对其中的困难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是实际发生的一些情节还是使我们始料未及。听说我们办理的是离婚案件,监狱里的管教就表现出极不配合的态度。我们理解他们的难处,因为离婚的事情极易造成犯人情绪的不稳定,甚至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我们更急当事人之所急,经过我们好一番请求,才得到了他们的允许,几年的监狱生活已经使刘大亮变得极易急躁,见到我们,他立即就表现出一种极其强硬的态度:“李霞在这个时候要离开我,她太无情了,既然这样,我坚决不会同意离婚,也不会接受你们的调解,如果你们判决我们离婚,我不会服从,我不会让李霞有好日子过……”,接着他就愤怒地离开了,不管监狱管教如何劝说,他始终不愿再与我们见面。

    看到刘大亮如此的态度,李霞顿时变得绝望,当场嚎啕大哭起来。可能哭已经不能表达出她的屈辱和痛苦,她迅速地跑上监狱的铁门,要以撞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婚姻的彻底绝望,我不顾一切地跑到她前面拦住了她,看着我拉着她时的那种拼死的挣扎,听着她那时带有绝望的悲惨的哭声,我明显地看到了滴到我手上的自己的眼泪。

    就这样,第一次调解,我们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没有丝毫的气馁,我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倾注真情,用心调解,事情总会出现转机。时过几日,我们又带着李霞去了他丈夫所在的监狱,监狱的管教以一种非常生气的口气考诉我们,刘大亮因为上次情绪过于激动已经生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坚决不让我们与他见面,回去以后,我们就以电话的方式多次和监狱的管教联系,希望他们给我们与刘大亮见面的机会,管教被我们的真诚打动,最后还以一种同情的口吻给我们说:“既然这么难调解,你们直接判了不就得了,这么辛辛苦苦你们图的啥!我们真服了你们了!”。

    得到监狱管教的配合之后,我们又接着去了三次。经过我们和监狱管教的多次融情于法、于理的说服,刘大亮的情绪虽然缓和了许多,但是他不离婚的态度还是很坚决。而李霞要求离婚的态度始终都很强硬,多次以死相要挟。这些事实考诉我们,调解已经无法进行,我们不得不进入庭审程序。在开庭前,我们又做了一下双方的思想工作,争取让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告诉他们要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彼此的困难,毕竟是多年的夫妻,感情不在情谊存,让他们在此事上都做一下让步。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没有急于作出判决,而是进一步掌握双方的心理动向,我们给刘大亮依法析理,又让监狱的管教做他的思想工作,还让他的的父母来给予他心灵的安慰;与此同时,我们还不停地做李霞的思想工作,让她理解刘大亮的困难,尽量让她在财产分割上与刘大亮不出现分歧。

    经过我们在法院与监狱之间多次奔波,在刘大亮和李霞之间多次的说服之后,在完全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动向之后,承办此案的梁法官才谨慎地作出了判决。当我们把支持李霞离婚的诉讼请求的判决送达刘大亮时,他表现出了非常坦然的心态:“谢谢你们这些天为我们这事儿操了这么多心!我已经想通了,我理解李霞的难处,希望你们能原谅我以前过激的态度,我相信你们的判决,我不会上诉,……”。

    看到刘大亮服判息诉的态度,看到李霞多日怅然流泪的脸上平添了几分轻松与自然,多日紧皱的眉头终于得到舒展,我们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由此,我深刻地领悟到:法外仍是责,庭外应有情 只有真正的把当事人装在心里,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多一点责任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关爱,就能融化当事人心中的坚冰,得到当事人的理解,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