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民事审判十多年的法官,我审理过很多的案件,其中许多都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却有一起离婚案件,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离去而离开我的记忆,因为这起案件在我的调解下而圆满结案,它使我感受到了在调解过程中给予理解的作用,使我感受到了当事人在和谐中达成协议时的一种成功的喜悦。
那天,我一上班就见到李军己经在我们的办公室门口候着,他抱着自己刚过两岁的孩子斜蹲着,从他那满脸沮丧的表情来看,我知道他又是来要求与妻子离婚的,一进办公室他就开始向我诉苦,说自己实在是与妻子无法生活下去了,如果再不离婚他非要被折磨死不可,说着就又递交了自己的诉状。
李军已经是第二次来法院要求与妻子离婚了,第一次要求离婚时因为他没有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理由,他的妻子又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多次给他们调解都没见成效,最后判决驳回了他离婚的诉讼请求。至今我仍对他们的情况印象深刻,他的妻子叫赵丽,他们于1998年经人介绍认识,在还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他们当年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结了婚,婚后发现两人的性格差异很大,加上婚姻基础差,婚后彼此的关系很难处理,两人常常因为家庭琐事吵架,甚至于拳脚相加。赵丽性格易于急躁,有时因为一句话就折腾的整个家多日不得安宁,两个孩子的出生也没有使她暴躁的脾气得到丝毫的改变,夫妻二人的感情每况愈下。为了给彼此一个思考的空间,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刚过两岁的时候,李军就外出打工了,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很少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为了给彼此一个机会,李军在出外打工半年后回到了家里。开始几天赵丽表现不错,日子安安稳稳,可很快家里就又回到了以前的老样子,赵丽变本加厉地无理取闹,使得整个家庭得不到丝毫的安宁,他们夫妻双方的感情裂痕越来越大。在万般无奈之下,李军起诉到法院,要求与赵丽离婚。李军第二次起诉离婚的理由与第一次大同小异,只是第二次多了一句话,就是:“经过尽力挽救,我们还是无法共同生活,双方感情已经彻底破裂。”
看到李军满脸的倦意,无形中增加了我的一种责任感,我决定竭尽全力来解决此事,第二天我们就去了李军的家里,决定在给赵丽送达相关开庭手续的时候给他们做一下调解,我们把双方叫道一起,打算征求一下他们各自的意见,赵丽走到屋里还没有坐下就给我们说:“不管怎么说,我是绝对不会离婚的,我整天在家操持家务,辛辛苦苦照顾孩子,是他整天不但什么都不做,还整天无事生非,我没有任何错误,他要离婚也可以,他给我一百万元补偿!”她说过就出去了,毫不理会我们的任何劝说,调解也一时陷入了僵局。
面对赵丽强硬的态度,我们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并决定等赵丽冷静下来以后单独和她谈一谈,以进一步了解一下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在给其他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后,下午就又到了赵丽的家里,这时李军正好不在家。赵丽看到我们的又一次到来,她有一种意外,又有一种感动,她的态度显然缓和了许多。我们坐下来与她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了交谈,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赵丽也知道他和李军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只是她常年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李军挣的钱也没有给过她,她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如果离了婚,她不但生活上会陷入困境,对孩子的抚养对她来说更是一种不能承受的压力,但是她根本舍不得自己的孩子。所以就这样想拖一天是一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几经周折找了李军,决定就经济补偿上做一下他们的思想工作。可是赵丽一见到李军情绪就开始激动,开口就向李军要三十万元,并且连商量的余地都不给李军,李军也开始情绪激动起来,甚至还说了一些过激的话。看到此种情况,我们就让他们先稳定一下各自的情绪,然后我就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都好好想一想,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一下,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我们各有各的苦衷和困难,不要只想到自己,毕竟是夫妻一场,啥事都要给对方一个商量的余地,这样僵持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说过之后,我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们,并告诉他们可以随时找我,然后我们把一些开庭的相关手续留下之后就离开了。
在开庭前,我多次通过电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结果他们始终都不让步。有一天他们突然来到我们的办公室,说是他们商量好了,可就在我按照他们的意思制作协议书时,赵丽突然变卦,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对此,我没有急于去说服让她签字,而是单独和她进行了一次交谈。她告诉我,如果离了婚会让她觉得没有脸面见人。针对此种情况,我从情、理、法以及农村习俗等方面对她做了思想工作,告诉她现在离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既然感情不和,离婚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最后我还告诉她,如果觉得哪个让地方还没有考虑好,可以回去再进一步考虑一下,啥时候考虑成熟了可以再来法庭。
开庭的那天上午,赵丽和李军很早就来到了法庭,我又开始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够达成一致协议,这时他们的情绪都很稳定。在对他们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之后,李军愿意给赵丽三万元的经济补偿金,自愿抚养两个孩子,并且不让赵丽出抚养费的情况下可以随时看望孩子。赵丽也接受了这个条件,并且在制作好的协议书上前签了字。看到赵丽和李军各自平静的表情和坦然的心态,我心里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
通过这件事情,我开始明白,当事人来到法院,他们各有各的苦衷,甚至有难以表达的隐痛。作为一名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不仅要靠法律的知识、审判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理解、宽容之心,这样才可能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调解工作也才可能顺利开展,一起僵持的纠纷可能就能以和谐的方式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