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开庭时,那个迟到的当事人

  发布时间:2010-05-28 15:23:14


    十多年的民事审判生涯,已使我习惯了将深厚的群众感情融合到审判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我的思绪和心情总会随着案情的起伏而涨落,一些留存于心底的记忆,虽然在脑海中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冲刷与洗涤,至今却仍能清晰地忆起。特别是两年前的一位在开庭时迟到的当事人,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那是一起离婚案件,原告叫赵军(化名),被告叫王丽(化名),由于原告赵军坚决不同意调解,我们就决定如期开庭,那天开庭的时间我们定在上午九点,可是到了九点五分还没见到王丽的踪影,她也没有可以联系的电话,心中不免烦躁起来。庭长考虑到她路途较远,乘车困难,建议我们再等她几分钟,如果再不到庭的话,就缺席判决。在等候的间隙,我正在仔细重温卷宗材料,却见王丽急匆匆地几乎是跑着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看到迟到的被告,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火,我正准备对其进行批评时,她却走到我跟前几乎用一种乞求的语气说要单独和我谈谈他们离婚的事情。我就搬了个凳子让她坐在我的面前。刚坐下,她就手捂着脸呜咽起来,眼泪从她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看着她耸动的双肩和淡薄的身影,一股怜悯之情顿时涌上我的心头,心中对她的不满情绪也猛然消失殆尽。经过我的一番安慰,她才努力止住了自己的哭声,用手拭去眼角的泪水,整了整自己的情绪,开始诉说他们离婚的来龙去脉。

    原来她和赵军于2002年经媒人介绍认识并与当年登记结婚,虽然婚前缺乏了解,感情基础较差,但是经过她的苦心经营,二人的生活却也过得温馨和谐。自从她生了女儿后,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赵军开始对她冷淡起来,公公婆婆也常常对着她指桑骂槐。对此她总是默默地忍受着,想着时间长了就会好的。也许是上天在故意捉弄她,接着的第二胎和第三胎竟然都还是女孩。赵军开始动不动就对着她发怨气,经常无辜对被告非打即骂,公公婆婆非但对三个孩子不管不问,还时常说些挑拨他们夫妻感情的话。这样他们二人的感情每况愈下,赵军对王丽也变本加厉地打骂,有时实在受不了了王丽就去娘家住一段时间。她也想到过离婚,可是想到孩子的将来,她总是忍了又忍。后来为了躲避赵军的打骂,她开始经常在娘家住,时间长了,二人的感情就没有了。加上赵军及其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原告又是家里单传,赵军就提出了离婚。她说她不怕离婚,一直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他们都还小,这个时侯就失去父爱或者母爱,肯定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阴影。再说离了婚,她自己不可能照顾完三个孩子,如果把孩子留给原告方又有担心公公婆婆对孩子不好。这次开庭迟到就是因为没人照顾孩子,最后是一个邻家大娘可怜她并答应帮她照顾孩子的情况下,她才脱开身,等了好长时间才坐上公交车,下了车她舍不得打车就跑着来法院,可最后还是耽搁了开庭时间。说到这里她一再道歉,她说她不是不尊重法官,作为一个拉扯三个孩子的妇女真的是没办法,就这样,她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布满泪水的脸上方满是伤心、焦虑和无助。

    看着被告伤心的眼泪和几近沧桑的表情,我突然对自己开始时想批评她的态度愧疚起来,同时又有一种力量鼓动我要倾尽全力解决好此事。庭审过后,我们没有急于作出判决,而是对赵军及其父母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我们针对他们的心结从多个角度进行疏通,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赵军及其父母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赵军撤回了起诉。虽然这样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但是我对自己在王丽开庭迟到时的那种要责备她的态度却无法让我释怀,那种一个母亲拉扯着三个都还不懂事的孩子艰难度日的情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每每此时,我的心中就愧疚不已。

    从此,我开始明白,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靠法律的知识、审判技巧和心中的公正,而且还要在心中有一种对当事人的同情和理解,许多当事人心中都有着一时难以言尽的痛楚。在以后的审判过程中,我总是认真、细心地去分析案情的每一个细节,耐心地去寻找案件中存在的症结,在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纠纷背后那足以让人震撼的情感。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