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爸爸妈妈,我想要一个家

  发布时间:2010-05-18 14:57:47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的.

                                                             ――泰戈尔

   2010年4月12日上午九点,兰考法院六号庭,原告王红霞诉被告李玉龙离婚纠纷一案开庭进行时。

    其实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离婚案件,作为随案记录,按照庭审前的程序,我像平时一样核对当事人并询问双方有无证人出庭作证,在翻看相关材料时我看到被告李玉龙提交的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名单附有一个名叫李伟的十三岁孩子。一个离婚案件,他是谁呢?这个孩子来证明什么?

    通常在民事案件开庭中,离婚案件当事人是情绪比较激烈的,今天也不例外。原、被告是1996年结的婚,已经共同生活了14年,并生育有两个儿子,现在王红霞以双方没有感情,且李玉龙常对其打骂为由,与李玉龙对簿公堂,为了解除那一纸婚姻。庭审中,王红霞铁定要离婚的表情让李玉龙情绪很是激动,甚至有些失控。我能隐隐的感觉到一个男人面对家庭即将破碎时的那种脆弱。

    庭审进行到被告举证阶段,李玉龙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那个唯一的证人正是庭前我感到很是疑惑的那个孩子。原来这个孩子是原、被告双方的婚生长子,名叫李伟,他的父亲今天让他来证明他的爸爸妈妈感情很好,也许这是被告最后的砝码。当小李伟走进法庭的那一刻,他出奇的镇静,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眼中的迷茫和无助。这一刻,我想,没有任何人比他更需要爸爸妈妈和好如初,更需要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家庭。此时,当别的孩子正是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却因为自己的父母坐在法庭之上,接受那残酷的无情的庭堂质询。“儿子,你妈妈头上的伤是怎么来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吗?”“你希望跟着爸爸过还是跟着妈妈过?”一面是爸爸的提问,一面是妈妈的提问,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看到那个孩子依然是没有任何表情,他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小心翼翼的那样,但我感觉每一个字犹如一条又一条鞭子在撕裂着那个孩子的心。我真的很想对那对夫妻吼上一声:“够了!”我更想对那个提出离婚的妈妈吼上一声:“他是你们的儿子,你们不能给他一个快乐的家,还要在这里让他的心受折磨,你们对他的伤害还嫌不够多吗?”

    庭审终于结束了,当小李伟在笔录上签字时,我忽然看到一滴滴滑落到笔录纸上的他的泪水,我想掏出纸巾为他抹去,但是我又将手缩了回来,因为我更想让他能放开自己心好好的哭一场,希望他的哭泣能挽回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但是,也许这个孩子太过坚强,他并没有让父母看到他痛苦的样子。然而当他快要走出法庭时,他忽然对着法官喊:“不要,你们别让他们离婚,我想要一个家……”

    记得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一篇《孩童之道》中曾经这样写到: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的……

    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哭着想要一个家时,为什么还要让他的眼中充满泪水?

   (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