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一个简单的理由

  发布时间:2010-04-30 10:36:28


    从事民事审判多年,我审理了许多的离婚案件,听到过很多离婚或者不离婚的理由,大多是双方纠缠的夫妻感情的存与否的问题。这些都经不住时间的冲刷与洗涤,在我的脑海中短暂的逗留之后就很快离开了我的记忆,却有一个当事人拒绝离婚的理由,它简简单单中给我留下一种复杂的思绪,它平平平淡淡中给我一种有力的震撼,虽然经过了五年时间,它却仍然使我记忆犹新。

    那时我还是一名书记员,负责庭审的记录工作,有一天接到庭长给我的一份材料,说是一个离婚案件,由于多次调解未果,明天准备开庭,让我先了解一下材料的基本情况,通过阅读诉状及相关材料,我对案件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原告叫李强,被告叫张艳,二人是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下的牺牲品,他们于1988年经人介绍认识并很快在父母的张罗下结了婚,由于婚前没有丝毫感情基础,二人性格差别又较大,婚后生活中经常因为琐事吵闹不断,由于不堪忍受冷漠的家庭生活,李强婚后不久就外出打工,并且很少回家,迫于家庭和当时世俗的压力,他多次想离婚的念头都憋在心里没敢说出,如今孩子都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了,可是夫妻俩却还是形同陌路,没有丝毫的共同语言,更无感情可言,二人分居也已经有十多年了,万般无奈之下,李强向法院提出了与妻子离婚的诉求。

    开庭的那天风很大,刚入秋的季节,突然给人一种冷飕飕的感觉。双方当事人按时到庭,庭审如期进行,原告李强当庭宣读了诉状之后,接着是被告张艳的答辩,只见张艳语速平稳,语气坚定:“俺不同意离婚!现在俺们的孩子到了找对象的年龄,离婚的事情会影响孩子找到好的对象,他可以对家不管不问,对俺冷漠无情,但是俺却不会让离婚的事情影响到孩子的生活,不管怎么样,俺是绝不会在这时候答应离婚的!”听到这个看似简单的答辩理由,我的心里突然涌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却明显地感到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开始时的疑问和不解也顿消殆尽。整个庭审进行得很顺利,没有激烈言词的较量,也没有针锋相对的对峙,无论原告怎样诉说他们婚姻的错误,双方如何的感情不合,以及如此婚姻对双方精神的折磨,被告始终都表现的非常谈定,答辩的内容也依然是那个看似简单的理由。

    庭审结束后,我们正准备再给双方进行一次调解时,李强的父母和孩子却突然来到了法庭,两位老人一到就指着李强开始责骂起来,孩子看李强的目光中也分明带着一种强烈的愤怒。通过老人和孩子的诉说,我进一步了解的李强和张艳的一些情况,原来李强是一个脾气暴躁、不务正业的浪子,结婚没几天他的本性就暴漏无遗,不但对家不管不问,而且还无故地对张艳进行打骂,忍无可忍的张艳曾经在这期间提出过离婚,但是在双方父母的苦苦劝说和李强的哀求下,张艳最后做出了妥协,孩子出生后不久李强就出外打工了,从此很少回家,也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对此张艳并没有过多的怨言,而且默默地担起了操持家务、拉扯孩子和抚养公婆的重担,面对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和一个家庭的重担,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到底有多苦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许多人也曾经劝过她,一个女人这样苦苦地撑着太不值,让她离了婚再找一个家好好地过日子,可是他始终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由,就是怕离婚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公婆也无人照顾。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她可能已经习惯了独自承担一个家庭重任的生活,孩子也到了该找对象成家的关键时刻,她怎么也不会忍心在这个时候因为离婚而影响孩子的生活。

    由于法官的不懈努力、迫于父母的压力、张艳的坚持,也许还有李强自己的良心发现,最后李强撤回了起诉。看着张艳瘦削的身影和由于生活劳累而过早沧桑的面庞,我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对张艳本人来说是好还是坏,也许对她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好与坏,在她的心里只有孩子,只要孩子能过的好,其它的一切对她来说对都无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这是对这句话中“母”的最佳诠释。望着外面随风飘起的落叶,看见因为止不住感情发泄已经哭作一团的张艳,我的心情异常的复杂,有对张艳的同情,也有对张艳坚强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对母爱的震撼。就因为不能让孩子受影响这个简单的理由,作为母亲的张艳默默地忍受着名存实亡的婚姻;忍受着无情无义的浪子丈夫;忍受着习俗和生活困境带给她的心灵伤痛;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承担着整个家庭的重担,并且十多年间从来没有放弃过。母亲无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孩子,母爱没有逻辑,它让人很难理解,它的付出没有理由,这样的爱至真至纯,这样的爱足以让每一个子女震撼。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