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是人生中的一件幸事、喜事。古人也经常这样归结人生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由此也可以看出婚礼对于每一个有着传统观念的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我一次次看到过一对对新人们牵手红地毯的喜悦和幸福,也一次次看到泪水中离散鸳鸯的哀怨与苦楚。可是有那么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在我的艰辛调解下夫妻破镜重圆。每每想起第二次“婚礼”上夫妻两人对我那深深一躬,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那一躬啊!是对人民法官无私爱的感激,是对人生路上对幸福的向往与渴望。
一、因爱结缘
今年42岁的杨庆民,家住杞县柿园乡,是一位朴实厚道的农村汉子。年少时的他,尽管勤奋好学,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贫寒的家境,像小鲤鱼跃龙门一样迎来一片新的天地。虽然经过艰辛努力,可以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在高中毕业后依然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成了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当时的农村,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尽管不甘寂寞,不愿在一亩三分地上苦守,杨庆民还是选择了普通的生活。也就在这时,通过亲戚介绍,杨庆民与同乡邻村的姑娘薛玉柯相识。通过媒人介绍,两人按照农村的习俗交换了聘礼。交往一段时间后,双方朴实善良的性格都相互留下良好的印象,彼此感觉也很是不错。1988年年底,两人领取结婚证,热热闹闹的举办了婚礼,在喜庆的典礼上,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婚后,夫妻之间是恩恩爱爱,说不出的幸福。通过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改变着贫穷的生活,随着4个子女的呱呱坠地。这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时时充满着开心的笑声。
二、为爱苦守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在夫妻二人忙于勤劳致富时,苦楚像梦魇一样降临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小院。
1993年的6月,农村正处于三夏大忙季节。杨庆民竟然患上一场重症,经过多家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看着冰冷的诊断书,夫妻二人抱头痛哭。尽管不懂多少医学知识,他们也知道股骨头坏死是一个顽症,要想彻底治愈真是太难了。可以说,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没有啥好的方法。从这时起,正值青壮年的杨庆民就长期卧床不起。
面对困境,柔弱的薛玉柯对丈夫没有丝毫嫌弃,四处带着丈夫外出求医,鼓励丈夫树立生活及战胜病魔的信心。不管是从收音机或者电视机上的广告,还是道听途说,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讯,她都毫不犹豫的背着丈夫前往求医。在她的心中,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丈夫的病一定能够治好,这个家也一定不会散,因为自己和丈夫心中有爱。 在忙于给杨庆民治病的同时,薛玉柯还一手操持起全部的家务事,独自耕种田间10多亩土地,照顾几个孩子的上学和生活,可以说是尝尽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对于妻子的付出,杨庆民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内心发誓要战胜病魔,对妻子好上一辈子,弥补自己一生中所欠妻子的情与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夫妻二人的不懈努力下,杨庆民的重症竟奇迹般的好转起来,渐渐地能够下地,独自照顾自己。看到丈夫的病情奇迹般的好转起来,薛玉柯是欣喜若狂,对病情更是充满了信心。时隔不久,杨庆民完全康复,与正常人无异。
三、护爱误解
病愈后,看着因为治病而空空如也的家庭,杨庆民心情十分沉重,四处琢磨着商机,寻找发家致富的门道,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挣上一笔钱,让跟着自己受苦的妻子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经过多方考察和了解,他在距离村庄几公里远的国道边租地建起了一家私营木板加工厂,雇了十多个工人,利用当地的杨树加工成三合板,销往外地。厂子办起来后,杨庆民一心扑在事业上,整天忙忙碌碌,忙生产和销售,很少回到家中。时间一长,夫妻之间也就缺少了往日的关爱,产生了隔阂。在不少地方,提前致富的人往往会受到邻居的嫉妒,于是关于杨庆民与场内女会计的暧昧关系就传了出来。在风言风语中,薛玉柯就更加认为丈夫杨庆民有了外遇,经常与丈夫闹别扭。而杨庆民认为自己“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依旧我行我素,不过多的辩解一句。时间一长,在妻子薛玉柯无休止的纠缠和吵闹下,竟然也渐渐失去了耐心,夫妻之间隔阂越来越大。发展到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地步。看到曾经十分恩爱的一对夫妻闹成这样,亲友和邻居也是十分着急。无论怎么努力,可是就是做不通双方的工作。
在一次剧烈吵闹之后,杨庆民一气之下带着自己的衣物搬到厂里居住,再也不愿踏进家门半步。这下更加重了薛玉柯的猜疑,认定丈夫有外遇,经常到厂里吵闹。
四、求爱公堂
那年8月,身心疲惫的杨庆民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将薛玉柯起诉到我所在的柿园法庭,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解除夫妻关系。也就是这起案件,让我结识了原告杨庆民及被告薛玉柯。
看着疲惫的老杨,我详细询问离婚的原因。可是他总是喋喋不休的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过不下去了。”案件受理后,我带着书记员到双方家中深入走访,了解案情。发现村内群众普遍都认为两人感情基础好,如果因为流言蜚语儿造成误会而导致离婚,真是太可惜了。俗话说的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作为法官应该真心劝他们和好,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乡亲们的话,更加坚定了我对调解这桩婚姻的信心。先后5次到村内进行调解,劝夫妻二人回心转意,好好过日子。可是,每次我们都无功而返。
12月初七,我带着书记员第6次来到村内,将双方当事人叫到一起进行调解。为了达到和解的目的,我还邀请村干部及双方亲友邻居参与案件的调解。面对原告杨庆民,我深情的对他进行劝解:“老杨,你和爱人婚前感情基础那么好,你患病时薛玉柯对你报以没有丝毫嫌弃,四处带你外出求医治病,忙着生产生活,独自用柔弱的肩头撑起一个家,容易吗?为了你,她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受了多少罪,你知道吗?多么好的女人啊!人心都是肉长的,知恩要知道报答。我看你也是一条血性汉子,你一个大老爷们就这样小肚鸡肠,连做人这起码的道理都不懂吗?”一席话说的杨庆民羞愧的低下头,眼中噙满了泪水。接着,我又将话题转向了被告薛玉柯,边批评边劝解:“通过接触,我看老杨这人不错,不是那种花花肠子的男人。再说男人创业也最艰难,吃的苦也最多。你作为一个妻子,在这个时候更要帮助他,当好他的坚强后盾,做一个好内助、贤内助。家和万事兴,夫妻手挽手,黄土变成金。夫妻之间有点矛盾很正常,普天之下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出现分歧很正常,但是出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沟通,千万不能吵闹,让邻居看笑话。再说几个孩子也都大了,要相亲、成家、立业,就你们现在这个样子,对孩子又该造成多大的心灵创伤啊!”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夫妻两个,他们都羞愧的低下头。看到这,旁边的亲友及村干部也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解起来。最后夫妻二人彻底消除隔阂,和好如初。原告杨庆民当场撤诉,案件圆满结束。
五、真爱归来
因为杨庆民是在生气后搬出家门,好长时间没有再登门回家过。为让夫妻之间真正和好,考虑到杨庆民怕自己主动回家在乡亲们面前没有面子。我经过认真考虑,决定用警车给老杨当次“婚车”,送他回家。把乡亲们召集到一起,为其二人举办第二次“婚礼”,见证一下夫妻真情。于是我说:“老杨,明天是农历的初八,在我们农村也是一个十分吉利的日子。我决定破一次例,用警车给你们当次‘婚车’,为你们举行第二次婚礼,送你这个‘新郎’回家!我们全庭法官也真诚的祝福你们白头偕老,恩爱如初。”听着这真诚的话语,在场的群众纷纷鼓掌,向我们致意。
初八上午,在我和同事的精心安排下,我亲自驾驶警车,将“新郎”杨庆民接回家中。在夫妻二人的第二次婚礼上,伴着阵阵喜庆的爆竹声,夫妻二人面对我们全庭法官,深深的鞠了一躬,眼中噙满泪水。一个劲的说:“谢谢法官!没有你们,俺这个家就散了。您就是我们两口子的大媒人、大恩人哪!”
事情虽然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在我脑海中至今还难以忘怀。通过这起普通案件的审结,给我很大启迪,作为一名法官,只有用一颗宽容之心、无私爱心来对待每一起案件,对待每一个当事人,能让世上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快乐与和谐,也可是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儿。我为当事人操办的第二次婚礼,永远启迪着我,指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