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走出学校的大门分配到兰考法院工作,屈指数来,已经跨过了近20个年头。经过了一、二十年岁月的历练,自己也从青涩的学子成长为一名法官。而回首曾经的岁月,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建设法庭的日子,每每回味起来,我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一种充实快乐的境界中,隽永深刻。
1991年8月,走出大学校门的我,终于来到了心目中向往已久的法院。在报到后的培训阶段,看着那些法官庄严地开庭审理案件,便想象自己若穿着法院的制服,带着大檐帽,头顶国徽,肩扛天平,为人民群众排解纠纷,该是多么威严和神圣,于是我期待着能尽快走上审判第一线。培训结束,院里通知我们这些刚来的年轻人都去法庭锻炼,我被分配到距县城10公里的三义寨法庭,并且在院里三位同志的带领下共同建设这个法庭。法庭不在县城,对于从未下过乡的我来说,当然不如留在院里工作。虽然不尽满意,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到法院工作已经是很令人羡慕的了。于是我满怀新奇、高高兴兴的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踏上了每天最少20公里的上班征途。当第一天来到所谓的法庭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有些失望:在三义寨乡政府的一个长期废弃不用面粉厂内,施工人员正在将原本宽敞、但已破旧的厂房进行修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要工作的法庭了。我们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坑坑洼洼,屋里面正进行粉刷,地面还没有修整,外墙斑驳。看到我们的到来,乡里的领导便将后续建设的重任交给了我们。于是,我们新组建的法庭成员上班后第一个阶段工作就是建设法庭。
面对这样的工作,只因大家都期待着法庭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所以我们都毫无怨言,而且精神百倍、干劲十足。那时的我们已不再是法官了,都成了劳动者。栗庭长负责和乡里联系、忙里忙外,宋庭长负责外墙的粉刷、整日做监工,程大哥负责修整院落、拉土垫院,而我则是记工员:院子里垫土时,我负责给他们拉土的车辆发记录凭证。那时的自己坐在大门口,面对着不时进出的拉土车辆,认真仔细的核查发单,唯恐给他们发重复。做自己从未干过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感觉还很新鲜呢。拉土的车辆进度很快,但他们只负责将土卸到院子里,并不给平整。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自己动手干。在栗庭长的带领下,我们一人一把铁锹,干的热火朝天。那种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氛围让我至今感慨。从没干过重活的我,手掌磨破了,系上个手绢继续干;宋庭长虽然年纪大了,但却不听劝阻陪我们一起干,边干便向我介绍三义寨乡的情况;栗庭长和程大哥还不时的给我们唱上一曲或讲个笑话,让我们的劳动在欢声笑语中轻松进行……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回家都是一身的土,一鞋的泥。妈妈还问我,你们上班不是问案件吗?怎么象刚从地里出来的呀!我笑着给妈妈说,我们是在进行劳动锻炼呢。经过这样的忙忙碌碌,终于看到法庭象模象样的了:审判庭和我们的休息室都粉刷完毕,外墙已粘上了青米石,窗户也刷了红漆,院子里虽然只是黄土但已平平整整。
在法庭修整好后,我们又去采购办公用品。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我骑着家中一辆半旧的脚蹬三轮车,和栗庭长去市场采买物品,我们货比三家,极尽节约之能事,采购了一车的办公用品。在返回途中经过制镜厂时,看着门口那些玻璃镜块,我心里很想有面镜子,但我知道法庭刚开始建设,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便没有开口。栗庭长他们看到我在瞅镜块,便停了下来。当制镜厂的老板得知我们在为建设法庭忙碌时,慷慨地送给了我们一块两尺高的镜面,坚决推辞不要钱,说是为法庭的建设做点贡献了。当时的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到法庭后,我便把这块镜子钉在了我的住室,每每对镜时,脸上都是快乐和自豪的笑容。为这“独占”,他们还笑说我“臭美”呢!
法庭建设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便开始下乡宣传,让群众了解我们新成立的法庭。还记得那时的我骑着那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和栗庭长走上田间地头,走过黄河滩区,一个村一个村的去宣传,以便让群众知晓三义寨法庭,有纠纷了好找我们法庭。我们每天都是一早出发,转几个村后到晚上才绕回县城。也是在那时,我才有机会了解乡村群众的生活的,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了我的法庭工作历程。
1991年11月,法庭落成后,时任的平艳明院长陪同中院的领导来三义寨法庭进行标准化法庭的视察验收时和我们法庭的全体同志进行了合影。那宽敞的刚刚粉饰一新的审判庭和新垫的松软的黄土见证了三义寨法庭的成立,而当初那段建设法庭的岁月也聚焦在了这张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张照片中。
转眼十九年的岁月一恍而过,自己也辗转了几个法庭和部门,现已在立案岗位工作了五年。而今随着基层法庭建设步伐的加快,我院的法庭都已旧貌换新颜,建成了标准化法庭,办公条件和设施都大大改善。昔日法庭的面貌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取代了当年简陋的法庭,这种外貌的改变彰显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人民法院的建设历程。
坐在窗明镜几的办公室内,回想起那段建设法庭的日子,心中最大的感慨就是虽然环境改变了,但我们法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宗旨从没有改变过。办公条件在一步步的在改善,人民法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也在更进一步的提高。那种在简陋环境中尽职尽责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中转化为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态度;而追求案结事了,追求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成为了我们法官的最终目标。
回首这些曾经的岁月,涌上心头的还是那令人难以忘怀的工作激情和热情,也正是那份对工作的勤奋、执著和每每调解成了一起案件、为当事人解决纠纷而收获的充实和满足让我记忆犹新,让我对法官的选择无怨无悔。
十九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感悟到:只要心存百姓,恪尽职守地投入地工作,每天都是充实和快乐的,每段时光都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也只有勤奋的工作才会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