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官仓鼠”背后的沉思

  发布时间:2009-12-18 15:32:59


    在广袤的豫东平原,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州大地,她就是号称我省东部粮仓的通许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该县成为小麦的主产地,该县领导多以此县小麦量多质优而自豪。2006年年初,该县粮食局被授予“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局长任法新出席了由人事部、国家粮食局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并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亲切接见。然而时隔仅仅三年,该局长因犯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成为“东京”城内的“官仓鼠”。

    一、任法新其人

    案发前,任法新曾任通许县粮食局局长兼县粮油购销公司经理,开封市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开封市金博油脂有限公司股东,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可以说是粮食业界大红大紫的人物,曾多次受到表彰。然而,在这众多光环背后却一直隐匿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二、辉煌背后的龌龊

    (一)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004年9月至12月间,任法新利用其担任通许县粮食局局长兼通许县粮油购销公司经理的职务便利,个人决定从通许县粮油购销公司借款给其任法定代表人的开封市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任法新指派粮油购销公司出纳张某从购销公司账上分六次取出290万元借给开封市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2006年,任法新让有关人员进行调账,经调账显示,开封市裕丰源有限公司欠通许县粮食局下属10个粮管所共计290万元。

    (二)偷梁换柱,侵吞公款。

    2004年10月,任法新向河南新时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经理刘某借款60万元汇入开封市金博油脂有限公司,用于其个人入股的股金,并开具了收款收据。2004年12月31日,任法新又指派开封市金博油脂有限公司会计鲁某从公司公款中提出20万元现金先存入开封市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后以该公司的名义电汇到河南新时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帐户上用于归还任法新的个人借款。开封金博油脂有限公司还以裕丰源公司借款的名义走帐,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把20万元的借款下成“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科目”冲账。

    2006年1月,任法新以开封市金博油脂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让通许县汇丰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冯庄分公司经理康某从郑州雪燕公司销麦款中提出30万元现金交给他,后任法新安排作一套账显示郑州一粉厂还欠冯庄分公司30万元。

    (三)违规操作处理陈化粮,扰乱市场秩序。

    2003年,任法新与李卫忠(另案处理)串通,根据任法新的安排,由郭建玲(另案处理)具体操作并安排下属四所楼镇、城关镇、玉皇庙镇、竖岗镇、邸阁乡、冯庄乡粮管所主任参与并由以上各所提供资金,将已在郑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拍卖给周口某公司的5025吨陈化粮的拍卖货款汇到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指定帐户,形成虚假买卖交割,办好出库手续后,以口粮价格流入市场。

    2004年,通许县粮食局下属四所楼镇、玉皇庙镇、长智镇、历庄乡、大李岗乡五个粮管所的3842吨陈化粮,在郑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拍卖给某集团后,由任法新联系新买主,郭建玲安排五个粮管所主任将该批陈化粮销到口粮市场。以上两次非法经营额为1096万元,共获取非法利润119万元。

    三、法庭审判

    2009年5月26日,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任法新一案。法院认为,被告人任法新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被告人任法新身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被告人任法新身为通许县粮食局的主要领导负责人,违规操作处理陈化粮,为粮食局下属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项、第(四)项、第二百三十一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之规定,以被告人任法新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 119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9万元。

    四、后记

    唐代诗人曹邺写过一首《官仓鼠》,诗云:“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诗,细细体味,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在灾荒之年,官仓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现今社会,官仓鼠这些鼠辈有逐年增多和猖狂之势,他们在权力欲、金钱欲、色情欲等欲望的支配下,利用党和人民赋于的权力,置法律于不顾,破坏国家粮食政策,挖空心思聚敛财物,肆无忌惮地搜刮着民脂民膏……这些人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完善了防治腐败体制制度,建立了反腐倡廉长效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整顿和警示教育活动,在各级纪检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揪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使他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在此,提醒那些蠢蠢欲动的“鼠辈”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