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文艺天地

【散文】怀念笔友的日子

  发布时间:2009-12-04 10:40:02


    周末,闲来无事,收拾起书房里凌乱的物品。在并不起眼的角落里,我发现一个破旧的小纸箱。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封封泛黄的书信。轻轻拿出,看看上面的地址,有妻子当初写的情书,有父母亲友写的家书,更多的则是笔友写的充满滚烫友谊的书信。看着书信,顿时勾起我对笔友的怀念,对逝去岁月的留恋。

    提起笔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内心涌起的反而是几许甜蜜的回忆。在那个娱乐生活异常缺乏的年代,笔友无疑为我们两点一线枯燥的校园生活增添很多快乐的音符。无论是从收音机中的交友天地中,还是《少年时代》等杂志报刊上看到的交友信息,甚至是偷偷的从同桌的笔记本上记下的远在他乡的陌生姓名和地址,凭着对外地常识的一知半解,就会写上一封热情洋溢的交友信,而后工工整整的在上面贴上一张邮票,投进墨绿色的邮筒,继而开始漫长的等待。可以说是扳着指头过日子,算着信件什么时间能够寄到笔友手中,笔友看后是否能够给自己回信,认下自己这个朋友。说实在的,有期待的日子真的很好,很充实。

    每天课间十分钟,我们学校学生最热闹、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教务处门口的信件窗口,真的可以说是人头攒动。一封封书信由你手中传到他的手中,都在寻找着有没有自己或者同学的书信。拿到书信的激动万分,没有的失望而归,转而期盼明天的信件。高二那年,我在一家少年刊物发表一篇散文,顿时收到了来自各地要求交友的书信。拿着一叠叠书信,引来同学满是羡慕的目光。趁放学后,独自躲进一个无人的角落,轻轻拆开散发着幽香的书信,聆听着远方笔友倾诉的喜怒哀乐,讲述着风土人情。一个小小的爱好,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一首小诗,一篇散文,都会让我们找到共同点,内心涌起一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在异乡笔友温情款款的书信中,我徘徊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畔,我漫步在白雪皑皑的松花江边。我的耳边响起茫茫大漠里声声悦耳的驼铃,我的眼前展颜露出碧波东海上醉人的晨曦。桃花扇,牡丹亭,杨家将,岳飞传,巴山夜雨,杏花江南,朔风古道,小桥流水,黑脸老包的传说,余秋雨充满诗意的散文……真可谓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天南海北,一个个话题都充盈着我们童稚的心灵。没有刻意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所谓的矫情造作,捧出的都是一颗纯净的心灵。平时对家人难以启齿的心事,在流利的笔下倾诉给远方从未谋面的笔友,倾诉的内心的苦辣酸甜。那个等待自己倾诉的人,在充满想象的千里之外顿时也变得栩栩如生。

    那时笔友交往的书信,特别是异性之间,往往会将书信折成心形,或者是千纸鹤状。有的女孩子也会在中间悄悄寄来几只小小的千纸鹤,或者一张充满美好憧憬的书签,给人一股甜甜的感觉。至今我还清晰记得一个远在大连的笔友,她是一个很阳光而又快乐的女孩。我们之间的书信交往一直持续了6年多,这也是与笔友联系时间最长的一个。由中学时代的互相鼓励,到大学期间的五彩生活,我们向对方描述着,鼓励着。至今,我的书柜中还保存着她寄来的珊瑚和贝壳。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系,她好像去国外留学,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不知道现在的她是否还会在寂寞的午后想起我这个远在他乡的笔友,一个在她内心中喊了多年的哥哥。

    不知什么时候,书信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笔友也如同一页页掀起的日历,零落成远去的记忆,成为对往日生活的一种怀念。再也静不下心来给朋友、给亲人写上一封真挚的书信,再也收不到笔友在他乡寄出的云中锦书,那个充满真情和激情的年代已经永远的离我们而去,杳如黄鹤,一去不返。什么时候,会在一个暖暖的午后,再次收到远方笔友温馨的书信,走回那个梦中的时代?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