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快报

尉氏法院多轮驱动破解执行难题

  发布时间:2009-10-30 14:07:01


    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执行难已经成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痼疾,为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尉氏法院针对执行难的现状和形因,改变过去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做法,通过动员社会的力量,凝聚合力,标本兼治,形成了各方参与、综合治理、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共同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格局。主要做法有:

    一是健全三级执行协助网络,充分发挥该网络的联动机制,该协助网络经过近几年的运行,成绩斐然。特别是在今年的执行积案活动中发挥了明显成效。该院执行的案件有80%以上依靠该网络的协助执行,在执行工作中,该院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执行协调网络,通过与乡镇党委政府、村级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联系协调,各有关部门与法院执行人员积极配合;在各个基层法律工作站悬挂执行标语,张贴督促履行公告;高度重视执行方法,利用一切可用的社会关系对被执行人进行说服教育,使一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市中院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市推广。

    二是将解决执行难问题纳入了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的平安建设考核之中。年初,县委政法委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政法书记召开的执行工作协调会,各级领导对执行工作非常重视,并将各乡镇辖区有无发生暴力抗拒执行作为平安建设考核的标准之一。对拒不配合,甚至阻挠法院执行的部门,将在年终考核中予以处理。共同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是创新执行方法,倡导人性化执行。在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时,先深入了解被执行人的家庭状况,帮助家里人手不多的被执行人收割麦子干农活,为当事人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用实际行动感化被执行人。然后再进行执前释法工作,增强被执行人对法院的信任,减少被执行人对执行活动的抵触情绪。受到普遍好评,被执行人传唤到庭率有了明显提高,达成和解案件增加,主动履行意识增强,被执行人邢某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亲、妻子和一双未满周岁的双胞胎儿子,家里农活无人料理,三夏大忙,执行员梁廷顺主动为他们联系了收割机,庄稼需要追肥时,老梁有利用下乡办案的机会顺路为他家送过了化肥,邢父被执行员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在梁某外出打工无力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向亲戚邻友筹借后主动把赔偿款交到法院。该案从立到结仅用10天时间。

    四是建立执行救助基金帮助特困群体摆脱困境。经各方努力,我院采取争取政府拨款,企业捐助、干警集资等多种形式筹集执行救助基金65多万元,,对23名被列为特困群体的申请人进行了救助。仅07年以来尉氏法院共发放特困救助基金65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3户,发放慰问金5000元,慰问品折合现金3500元。有效地解决了因得不到及时执行而引起的涉诉信访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由不满意不理解变成支持配合。尉氏法院的执行法官用他们对法律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谱写了一曲司法和谐的篇章。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