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两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日子,它让我刻骨铭心。因为在那起突发事件面前,我们法官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早上,风夹着雨丝,搅得人睁不开眼。刚上班不久,只见两名女子匆匆闯进院内,身后还有几个男子用藤椅抬着一个人,藤椅上的人是我们民二庭在办案件的当事人张会。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张会与父亲、弟弟打起了官司。为给法院施加压力,张会的家属竟冒雨把身体瘫痪、没有自理能力的张会抬到了法院,声言“要是官司打不赢,就由你们法院养活他一辈子,你们看着办吧!”之后一伙人丢下张会扬长而去。事发突然,我一面召集庭里法官将张会进行妥善安置,一面通过基层网络找到张会家里的电话号码联系,无人接听。派员到城关乡张会的家找人,发现家门紧锁。
鉴于张会的特殊身体状况,在他的亲人都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决不能因失去照顾而发生意外。我温和地俯在张会身旁,帮助他稳定情绪,同时安排法官负责照顾张会,给他买来吃的、喝的,还照护他的大小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风雨却不见停。张会的妻子和女儿仍没有下落。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法官们合理分工,从上午到下午轮流照顾张会,像对自己亲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对张会的法律释明工作是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的,法官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无微不至的照料,使他备受感动。天色将晚,我们要安排对张会的夜间护理,张会说已经给法院添了不少麻烦,让他去一个亲戚家里住吧。联系那家亲戚认为可以后,我们才放心地把他抬到车上,用警车安安稳稳地送他过去。
那天安顿好张会,时针已指向22:30。同志们做了一天的“特别护理”尽管显得有些疲惫,但看到张会面容不再凝重,以及他由衷地说出“谢谢,谢谢你们!”几个字的那一刻,我们紧绷了14个小时之久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下午,张会的妻子露面了。她怀着愧疚来到法院,首先承认了自己莽撞行事的错误,同时捎来消息,官司不再打了。法官们悉心照料张会的事传到了他们村里,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受到触动,顾及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于土地纠纷他们已主动让步,尽量让张会满意。
案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虽为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没有让人民群众失望。我们以朴素的情感、真挚的情怀关爱群众、帮助群众,换来了道德的回归、良知的觉醒、民风的淳厚、社会的和谐。
(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曲肇林 人民法院报:2009-09-22 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