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随着家属楼下爆米花机的一声响,一团热气团雾般升起,围在四周的孩子一片欢呼。“爆米花喽!”看着这些天真的孩子,我眼前也仿佛现出那儿时的情景。
那还是八十年代,农村还不太富裕,农村的孩子没有过多的零食可吃。要是能吃上一次爆米花,简直就如同过节一样,让他们高兴上好多天。
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以外出爆米花为生的人还不很多。相隔很多天,村里才会来个爆米花的。得知消息后,最高兴的还是孩子。早早的给父母讨上两毛钱,用竹篮小心的装上一茶缸玉米,围在爆米花机前排上长队。一溜各式各样的竹篮排在一起,就想一条弯曲的长蛇,霎是好看。
再看爆米花机前,师傅一手拉着风箱,一手不停的要动地摇动爆米花机,红红的炉火苗一窜一窜,炉子的周围围满了孩子。十来分钟后,师傅提起机器,用手掂起,插入压杆,“嗵”的一声,一锅喷香的爆米花就出炉了。长长的大布袋也随之伸展开来,四周一片欢呼,“爆米化喽!”轮到谁家的,便拎着竹篮跑到前面,在布袋口守候。而其他孩子则跑过去,争捡散落在外面的爆米花。偶尔,会遇见忘了扎布袋口的,一炉米花顺着布袋一涌而出,像天女散花一样。围观的孩子在欢呼声中冲上去,争夺猛抢,而忘了扎布袋口的孩子一脸哭泣。现在想起来,一种欢愉都会涌上心头。
爆过米花后的孩子,都会拎着一大竹篮香喷喷的爆米花走在大街,一脸的自豪,嘴角还在不停的喊:“爆米花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