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审判工作以来,我接过数不清的电话,可是有那么两个来自异乡的电话至今还让我难以忘怀。每当想起这两个电话,想起那位熟悉而又从来没有谋过面的老人,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
那天一个初冬的上午,天气阴冷,我正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手中的卷宗材料,盘算着一天的工作。
“叮呤呤!”随着一阵急剧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急忙伸手拿起听筒:“喂!你好,杞县法院,请讲。”
“请问你是刑事庭的刘法官吗?我是北京长途,我叫王桂贞,是你的一个当事人王桂梅的姐姐。”电话里,老太太声音洪亮的说。
“王桂梅?”我顿时想起了她是我手中一起轻伤害案件中受害人的妻子。“你好,有什么问题请讲。”这时我便猜想老太太打电话是不是要给亲戚讲情。
出乎意料的是在电话中王桂贞老人却说:“我今年73岁了,老家在杞县,一生在外奔波,去过很多地方,现在定居在北京。我的妹妹王桂梅的丈夫宋耀武在和别人争执中被打伤,听妹妹说案件正在法院审理,作为当事人的亲属,我想了解一下案件的审理情况。我今天打电话一不是向法官讲情,二不是提条件,而是想和你随便说说话,聊聊天。我妹妹给我打电话时说你们对案件的审理一定会依法办事,不给任何一方徇私情。我当时听妹妹说后很受感动。原因不为别的,就是你说的这‘依法办事’四个字,我才迫切的要给你打这个电话。说实话,作为一个开封人,我一生中最佩服的人就是黑脸老包,他敢于秉公执法,从来不徇私情。今天我又听到你说这句话,觉得感触颇深,要知道现在的社会敢于说这句话的人可是太少了。就凭这句话,我要给你打个电话!”
得知老人打电话的意图后,我打消了对她的猜疑。耐心的给她介绍案件的进展情况,并表示请她一定要放下心,相信法院会依法公正的将案件审结。
其实案情很简单,2005年9月9日下午,家住苏木乡的宋耀武给同村近亲属陪客。酒后在大街上碰到同村村民张青山驾驶机动三轮车拉土。两人言语中发生矛盾,进而引起争吵和撕打。互打中宋耀武的嘴被打伤,两颗门牙严重脱落。撕打翻滚中宋耀武掉进了路边的沟渠内,处于昏迷状态,家人将他拉到村内诊所进行了简单包扎。谁知当天晚上,宋耀武左半侧肢体瘫痪,家人将他紧急送到县医院。抢救后,法医检查和专家会诊意见认为宋耀武脑内出血属自发性脑出血,外伤是其诱发性因素之一。但是其脑内出血发生在饮酒之后,饮酒也应是其诱发脑内出血进而引起半身瘫痪的因素。故此,宋耀武的病情因素2/3是自身,1/3是外伤和饮酒造成。诊断结果出来了,尽管被告人张青山不是造成受害人受伤的直接原因,但是受害人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双方矛盾比较大。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作为办案法官,我详细的翻阅了全部卷宗材料。案件本来可以按照正常渠道开庭、宣判,可是这不能真正消除双方的矛盾,他们毕竟还是邻居啊,今后的日子还要在一起生活。一定要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化解他们双方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三次前往案发地,将双方当事人的亲属召集到一起,认真做他们的工作,对本案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进行耐心的调解。针对本案的厉害关系,我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使受害人谅解了被告人的行为,两家人握手言和,被告人家属也主动赔偿了受害方6000元钱。法院也从轻对被告人判处刑罚,一起伤害案件的潜在矛盾得到了真正化解,案件也得到了公正审理。
远在北京的王桂贞老人听妹妹打来电话介绍情况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于两周后再次给我打来电话,非要表示感激之情。老人说:“我对你们处理的结果,同他们双方当事人一样,很满意。你们法官能依法办案,化解了他们两家的矛盾,我对你们的做法和工作作风很是佩服。你们审结的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案件,可是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为家乡的法官的真诚为民和依法办案而感动。刘法官,虽然我没有见过你,可是通过这件事和你的办案风格,我感觉你一定是一个好法官,也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听到老人的夸奖,我赶紧说:“老太太,我只是作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值得你夸奖。”
王桂贞老人却接着说:“刘法官,我也在外漂泊几十年了,很想回家看看,今年五一节时我一定回去拜访你,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如果我回不去的话,我会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给你打电话问候的。现在的法官和法院是能让老百姓信服和满意的!”
听着老人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的心也久久没有平静,这段电话情结让我明白了好多。每每回味起来,心中都会涌起几分甜蜜和欣慰。
通信地址:河南省杞县法院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