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潇潇,给清明节带来几许伤感和惆怅。
顺着田间步满泥泞的曲折小路,我来到老高的墓前,再一次凝望着你质朴而又乐观的笑容。
8年了,时间冲淡了许多,可你的故事却历历在目,宛若还在眼前。
你在世的时候,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是你却以一名人民法官的无限忠诚书写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17年的流金岁月铸就了你心中那公正闪光的天平。
曾听不少人讲起过你的故事。解放前,你的父母外出讨饭到过4个县,讨饭途中出生的你便有了一个响亮而又回味悠长的名字:诗现(四县)。在部队,你是一名好战士、好干部。转业回到法院后,你是一名好党员、好法官。在别人眼中,作为一名法官,手中握着审判权,生活理应过的舒适。可又有谁知道你啊,知道你家中那意想不到的清贫。家具是从旧市场买来的;房子是兄弟们资助盖起来的;妻子儿女找不到工作。就这样,你抵制住外界种种诱惑,时刻把公正牢记心中。
那次,你和同事骑车前往离城30多里的沙沃乡送传票。办完事后,时近中午,在农村正是吃饭的时候。有家盖房子的村民拦着你说:“老高,这么热的天,吃了饭再走吧。”你摇摇头,“不中,不中。”旁边有人逗趣:“谁不知道呀,大檐帽,两头翘,吃罢原告吃被告。”听到这,当时你就恼了。“你这话简直是对法官的侮辱!今天就是饿死也不在这儿吃饭。”后来,那个逗趣的人见了老高连声说 :“老高,我们真服你。”
对待子女,你是严管厚爱,从没有用关系给儿女找个好单位。你不是不会求人,你怕啊!怕托别人办事,到时候别人有案件找你。儿子、女儿都是凭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身为一名法官,你常说,法官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否者就对不起心中的天平。在你审理的案件中,调解率高达76%。你去世那年,所审理的35起离婚案件中,调解和好的就达21件。看着那一个个即将破碎的家庭又破镜重圆,看着那一对对怨气顿生的男女又走到一起,多少次你都欣慰的笑了。
那年,单位人事改革。不少同志都想着进步,你却主动找到院长:“我年龄大了,文化水平又低,应该退下来,让年轻人干吧。我退下来后会继续干好工作,有十分劲决不用九分。”质朴无华的话语,折射出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法官的高风亮节。
就在你全力投入“严打”斗争中,无情的病魔却悄然袭来。那段日子,你常常感到肚子疼痛,因为工作忙,你没有放在心上,整日忙着调查取证,开庭审理。那年5月25日上午,你在连续询问5起案件的当事人后,剧烈的疼痛使你晕了过去。在去市医院的路途中,你还说手中的8个案件咋办?明天还要开庭。经医院确诊后,你患上了肠坏死。两次手术截去了4米小肠。领导去看望你时,你在昏迷中还拉着领导的手说:“院长,我的案件不要转给别人,等我出院后再办,我熟悉情况。”院领导强忍着泪水,听着你说话。
第二次手术后,你对儿子说:“孩啊,咱走吧,我可能不中了,别再让公家花钱了。”
你患的病本来可以治好的,可为了工作,你却把它耽误了。主治医生惋惜的说:“这样的法官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
县领导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也未能挽留住你。你走时,刚刚51岁。
那天,也是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市中院、县领导及全县上千名干警和群众参加了你的遗体告别仪式,为你最后送行。
你就这样走了,走的平静,走的匆忙,以至于让周围的人来不及再呼唤你一声。可你的死却向社会、向人生昭示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的公仆形象。老高,你虽然走了,你的精神却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