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游开封府品司法公正

  发布时间:2009-06-01 15:08:01


    端午小长假,蒙蒙细雨中我陪着家人到开封府游玩。开封府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毗邻风光旖旎的包公湖。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曾勾起多少人对开封府的向往。可以说,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黑脸包公的故事长大的,包公在我们心中就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

    来到开封府威严的府门前,但见朱门红墙,彩旗飘飘。面对大门的是一堵上面雕刻着独角兽--獬豸的影壁墙,獬豸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 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有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当它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进肚子。当人们发生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于是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公正执法的化身。今天再见到它,但觉一身正气,无言凝视着芸芸众生。作为一名法官,我曾在不少法院大门口和审判庭前见到过獬豸的雕像,或许这就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向往吧。

    走进开封府,穿过仪门,就是正殿,也就是古代开封府官员议政、审案的地方。我们进去时,里面正在上演文艺节目《铡美案》。在我国,《铡美案》可以说是一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统名剧,以至于今天当人民形容男人变心,就会说他是“陈世美”。《铡美案》讲述的是宋朝年间,湖广秀才陈世美赴京赶考,家中贫困,妻子秦香莲削发为丈夫筹措路费,陈世美进京赶考夺取状元。在利益诱惑下,他隐瞒娶妻生子的身世,另娶皇姑为妻,在京享受荣华富贵。秦香莲因为家中受灾,公婆离世,携带儿女到京寻夫。谁知陈世美非但不认结发妻子和儿女,反而将其打出府门,同时派校尉韩琦进行追杀。韩琦得知内情,于心不忍,自刎身亡。秦香莲含悲忍泣,到开封府找清官包拯鸣冤。接案后,包拯义愤填膺,要为苦命的母子伸张正义。谁知,陈世美却搬出皇太后和公主进行说情,面对人情困扰,就连清正廉洁的包拯都无可奈何,拿出纹银300俩,让母子三人回家度日。看到冤情无处申诉,秦香莲怒掷纹银,要触墙身亡。看到母子惨状,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公正,府尹包拯抛却荣辱功名,摘下头顶乌纱,毅然将驸马陈世美送进铡刀,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回答,让冤屈得到昭雪。

     案件的圆满结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到了今天,通过办案的体会,我才深深知道,包拯之所以能够做出那样的决定,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作为一个执法官员,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人情、亲情、领导的困扰,可是在困扰的背后,又有几人能够抵得住困扰?以手中权力来公正执法?

    直至今日,我们还都在痛骂陈世美,认为他天良丧尽,不讲亲情。可是在时代变幻的今天,老百姓心目中的“陈世美”是越来越多,也许这就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作为开封府尹的包拯,却在短暂的时间内,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最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许和爱戴。开封府作为当时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没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并且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在此任职,不仅在此树立、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个人可能在一生中要干很多事,可是只要你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公正的为人民群众用好手中的权利,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手中掌握着人民群众所赋予的审判权,一定要慎独、慎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人民群众的冷暖牢记心上。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作为一名拿着国家俸禄的公务员,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法官,没有理由不为人民群众掌好权、服好务、谋好利,法官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我们千万不能忘本。

责任编辑:F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