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媒体报道 -> 人物报道

人民法院报:【杞县】他让纠纷成佳话

——记杞县人民法院法官李永成

发布时间:2009-05-25 11:28:08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凭着对法官职业的挚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16年来,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法官李永成长期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一名法官的职责。他所审结的1200多起案件没有一起错案,全部达到案结事了。

  去年,他接手一起普通而又离奇的债务案件。说它普通,是因为原告手中有被告出具的欠条;说他离奇,是因为被告陈述已经还过该笔欠款。看着被告一脸的冤枉,李永成心中思虑再三。经过耐心细查,他终于查明案情:被告去原告处借钱时,原告让被告为其出具一张欠条。当欠条到手后,原告以欠条上没有时间为由让被告重新再写一张,并将第一张欠条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被告在没有销毁第一张欠条的情况下,重新为原告书写了一张欠条,拿到钱就走了。而原告却又将扔掉的欠条保存了下来。直到被告还钱时,原告只将第一张没有还钱日期的欠条给了被告,于是引出这起蹊跷案。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原告惭愧地低下了头。被告则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法官的细心,我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啊!”

  李永成常说,中国人以和为贵,虽然打官司对老百姓来说早已不算什么,可是一旦被推上被告席,还是有很多群众接受不了。我们要坐下来,与他们拉家常,共同解决纠纷。家住宗店乡的张老汉和葛岗镇的方某永远也忘不了李永成,正是由于他的苦口婆心,才使针锋相对的两家变成亲戚,成为当地一段佳话。去年,张老汉的儿子早亡,儿媳妇改嫁,因为不愿抚养孩子,就偷偷将3岁的儿子送给葛岗镇的方某。方家没有男孩,对孩子视为珍宝。儿子死亡,张老汉本来就够难受的,得知孙子又被儿媳妇送人,极为恼火,向其讨要孙子的抚养权。案件起诉到法庭后,李永成多次前往两家做调解工作。7月19日,他再次带着原告老两口前往被告处。来到被告家后,方某看到法官这么费心,很是感动。经过一个上午的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孩子由方某抚养。看到孙子在方某家生活的很好,老汉就不再坚持把孩子带走。经过波折后,两家最终成了亲戚。当天中午,被告方某说啥也要在家款待法官和原告。在请示院长后,李永成就留了下来,席间他真诚的希望两家人能够常来往,让孩子在失去父爱后,能体会到人间的亲情。一场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最终成为一段佳话。

    (李 冰  人民法院报:2009-04-28 4版)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