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兰考县人民法院张君墓法庭以实际行动把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审判工作中,在坚持为民司法、和谐司法的同时,还不忘司法的“公正与效率”,谨记“问计于民出实招、问需于民办实事”的原则,真正“把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近日张君墓法庭干警就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科学地使用支付令的司法手段,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审结了一起拖欠工资纠纷案件,不但节约了诉讼成本,而且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
2009年4月13日,一位农民带着疲惫不堪的面容来到法庭寻求帮助,在诉说其遭遇的过程中声音几度哽咽。他是刘某,家住兰考县张君墓镇半截楼村,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一次开车时撞了人,为了给人看病,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几乎卖了个精光,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为了维持生计,他来到兰考县城自己老乡的一个工地打工,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却没见到一分的工钱。此时家里急需用钱,他也需要回家看看,可他现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多次向工头索要无果,无奈之下,来法院寻求帮助。
承办法官通过刘某的陈述和相关的调查了解到,工地的工头是刘某的老乡,目前居住在兰考县城,而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工头欠刘某工资的事实。
通过对情况的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又结合刘某急于用钱且与工头是老乡的实际情况,承办法官就想到用支付令这个方法,先向刘某讲明支付令的优点,经过征求他的意见,他很快表示了同意。于是,法庭很快就办理了支付令的相关手续,并将支付令制作好当即送达给了被申请人。
时隔一周,脸上带着止不住笑容的刘某来到法院并感激地对法官说“真没想到,上星期到法院,这个星期就拿到钱了,这可真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呀!你们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呐!太感谢你们了!”。
至此,一起并不简单的欠款纠纷案件,法官通过科学的司法手段很快为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