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法官断层”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困扰法院整体工作的主要问题。通许县法院党组一班人不等不靠,积极推行“内挖潜力,唯才是举,学习兴院,创新实干”的人才战略,有效地解决了“法官断层”这一难题,较好地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自2003年以来,因机构改革、法官退休等因素的影响,该院的法官数量急剧减少。截至2006年,我院的法官数量仅有31名,但各类案件的数量却急剧上升,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2006年5月,陈井竹院长调任该院后,提出“内挖潜力,唯才是举,创新实干,学习兴院”的工作思路,立足现实,积极培养年轻同志,充实法官队伍,争取用3年的时间解决“法官断层”问题。首先,该院党组出台了《通许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考试组织领导工作的意见》、《通许县人民法院关于干警参加各种学习教育工作奖励办法》等文件,采取有效措施,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干警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其次,确立“一带一”的学习制度,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在业务学习方面对年轻同志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使年轻同志迅速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第三是该院加强对参加司法考试同志的管理和指导,组织同志们定期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使大家在交流中得以提高。在2008年的全国司法考试中该院的成绩“一鸣惊人”,参加的14名同志,有9名顺利通过了“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为64%。居全市法院系统之首。
在抓好年轻同志学习的同时,该院特别注重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同志的选拔任用,打破“按资排辈”的框框,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按照“德才兼备,公开择优”的原则,大胆启用年轻同志,使一批“学识型”、“实干型”的干警挑起了“大梁”。2006年以来,该院党组先后提拔2名同志进入院领导班子,6名年轻同志被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上来,其中35岁以下的占大多数。
“人才兴院”、“学习兴院”的各项措施,为该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注入的新的活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该院自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已连续两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2009年2月,该院民二庭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