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走近焦陵

  发布时间:2008-04-22 15:14:43


    我生在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兰考,有幸曾无数次到焦陵拜谒学习,感受焦书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高尚情怀,但感受一直不是很深刻,5月14日(焦书记的祭日)前夕,我又来到了焦陵,突然感觉到这里既熟悉又陌生,这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陵院内整洁漂亮,庄严肃穆,错落有致,这虽是一座烈士墓园,但在兰考人民心中已变化成一座永远仰视的丰碑。

    以前我来这里祭奠学习,多数是集体一起,没用心仔细观察,今日, 当我重新环顾焦裕禄同志纪念园,认真审视这里的一草一木时,只见一座高大的英雄纪念碑上写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大字,周围环绕着参天的苍松、翠柏,把整个陵园妆扮的格外庄重,离纪念碑不远处,是焦裕禄同志的墓地,远看去,墓地的背景墙上闪烁着毛泽东为焦裕禄同志所题的“为民而死,虽死犹荣”八个金黄色大字,背景墙下的大理石棺下便是长眠于此的焦裕禄同志遗体,墓地前竖立着约2.6米的“焦裕禄同志之墓”的石碑,内镶着焦裕禄同志遗像,石碑背面记录着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

    在焦裕禄纪念馆内,记录着焦裕禄同志生前为兰考人民所付出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心弦的故事,在展览馆里,存放着焦裕禄同志为兰考人民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民办事所留下的一件件遗物,保留着焦裕禄同志所用过的桌椅、电话、自行车,旁边雕塑着焦裕禄同志的铜像,他站在那里,身上披着一件蓝色的中山服,还在思考着工作;套间内完整的存放着焦裕禄同志所使用过的床、被褥、脸盆、脸盆架;在展厅的陈列柜里,还保留着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走乡串户、治理兰考三害“风沙、盐碱、内涝”所穿过的衣、鞋、帽及雨伞等遗物,特别是焦裕禄同志所盖的被子上曾缝过42个补丁,褥子上曾缝过36个补丁。

    我边看边听到讲解员动情地说,一天,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当焦裕禄同志拉着大爷的手时,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棚,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随着讲解员的娓娓述说,我的眼泪也悄悄滑落,小时候,听歌颂焦裕录的样板戏,当学生时,从课本上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参加工作后,不断地到其陵墓前祭奠学习,我是在学习焦裕禄的浓厚氛围中长大的,之前,我也曾多次观看《焦裕禄》这部电影,每次我的心灵都会得到强烈的震撼,但今天再次目睹焦裕禄同志所用过的一件件简陋的办公用具,再次聆听焦书记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仍心潮难平,焦书记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心里装着群众,心里想着群众,时刻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书记真是我们的好书记,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我作为一名法官,人民的公仆,又为人民做了什么?。

    前段时间外出办案,看到当地法院在醒目位置赫然写着向焦裕禄、任长霞等同志学习,可见,焦裕禄精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焦裕禄的光芒永不褪色,他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时处处发扬焦书记艰苦朴素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以司法公正为己任,做一名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法官。

责任编辑:马中东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