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司法文化 -> 法官园地

风雨中的坚强

  发布时间:2009-02-19 09:05:19


    2000年,我在远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固阳法庭工作,因为当时法院的装备条件有限,法庭还都没有配备车辆,我们上下班便到县城北关路口搭乘过路的公交车。因为经常乘坐的原因,便对开公交车的司机和售票员熟悉起来。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近五十岁的妇女。

    她肤色黝黑,性格泼辣,拖着有些残疾的腿,一跛一跛的,但依然风风火火,嗓门很大的喊座:“走了、走了,南彰固阳,上车就走”。她的儿子买了中巴跑运输,儿媳妇孩子小离不开,只有让她来卖票。有一次,车上人不太多,她便坐倒了我旁边。当她揉着右腿的时候,我蓦地发现,她的右腿膝盖以下竟然是一截冰冷的金属物在支撑,原来她是假肢。

    看着那空荡荡的裤角,望着她饱经沧桑的脸,想象着她要承受戴着假肢、奔波的痛苦,不禁为人生的无奈而感慨万千。当时没有去探究什么,只是问她每天这样累不累,她却一副坚毅的表情说:“习惯了,每天就希望能多拉些人,趁我能动还能帮孩子的时候就多帮些了”。有感于她这么大的年龄,身体不便却还要为孩子操劳,抱着同情,我们便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选择坐她的车。

    在法庭工作两年后,我调回县城工作。一晃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再去那个下乡等车的路口。几日前,同学的母亲去世,几个朋友约好在北关路口集合。当我刚走到那个路口时,蓦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她,正在一辆中巴车门口喊座卖票呢。

    这次看到她,依然如数年前一样,好像几年的时光对她没有什么影响。但这次却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没有想到她依然在跟车卖票。那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也生出无限的感慨,感叹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她拖着残疾的身体,依然在这里奔波,这种坚持和毅力,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想起和她的交谈,知道每天能够多拉人多挣钱就是她的希望。我知道,也正是这每天都有的简单的希望,还要那对子女无私宽厚的爱和奉献才冲淡了生活带给她的艰辛感,才让她的生命如此的坚强。

    由此感悟,只要每天心存希望,为了希望而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坚强的信念会让人生历经风雨而日益丰富和美丽。

责任编辑:谢芳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