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开封频道讯 今年9月份以来,开封市鼓楼区法院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功能,将调解工作前移,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成功协调处理了一批涉及"钉字户"的拆迁案件,截止11月中旬已结案28件,无一当事人上访告状,无一群体事件发生,用实际行动为"和谐鼓楼","和谐开封"做出了贡献。
开封市鼓楼区“复兴街、生产后街”进行老城区拆迁改造,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复兴南街、生产后街等28户拆迁户在与拆迁人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后,以种种理由迟迟不搬,严重影响了拆迁工作的进度,今年9月初,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开封市某拆迁公司向区法院起诉,要求拆迁户立即履行拆迁协议。鼓楼区法院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专门组织专题调研,成立了以院政治部主任亲自主管,立案庭严格把关,并抽调民二庭法官,启动诉前调解机制。院长李玉敏在调研会要求全面动员,着力构建和谐司法,依法主动、及时、高效为老城区改造大局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保障审判工作健康开展。考虑到此类案件进行诉讼程序后,耗时较长,会影响老城区拆迁工作的整体进度;而对拆迁户来讲,如果败诉,将承担高额诉讼费用,损失巨大,若判决后强制拆除又可能产生新的信访案件,对社会和谐造成隐患。针对此种情况,有着多年丰富调解经验政治部主任裴四海带领民二庭一名法官多次走访拆迁户,了解真实情况对确有困难的,通过于行政相关部门沟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予以解决.如拆迁户王某于2008年3月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书后,王某害怕自己走早了吃亏,签订协议后迟迟不搬,加上又与来催着腾房拆迁办工作人员言语不合,引发争吵,其对立情绪相当严重。为避免矛盾扩大,法官们在走访王某家时,先不忙着讲法律条文,而是与王某拉起了家常,拉进双方距离,考虑到王某一家三口都没有固定收入,应符合低保条件。裴主任联系相关部门,为王某申请了低保,法官的实际行动感动了王某,接着法官通过剖法析理,王某的思想得以转变,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
这种通过“拉家常”来化解拆迁户对立情绪的事例还有很多,鼓楼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走出了一条既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又避免引发社会矛盾的路子。同时也为目前法院系统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