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别人讲过关于重庆这个山城许许多多的美,每每看到电视中关于城市的美丽的图片闪换,长江与嘉陵江两条大气江水的汇合与相互交融都让人神往。还有纪念革命烈士的红岩村、烈士们饱受磨难的渣滓洞,这些,都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想去感受一下这个依山傍水而建的城市。
今年4月份,因为一个案件当事人申请笔迹鉴定,通过原告、被告之间的协商,他们最终选定到座落在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这所我国笔迹鉴定的权威机构去进行笔迹鉴定,作为随案人员,我也终于有机会走进这个让我向往已久的山城。
我们是在下午到的重庆,下了车,就坐出租车径直往去政法大方向去。出租车司机却原来是河南的老乡,本来到这里本来很陌生的我们见到老乡有了一种很亲切的冲动,他告诉我们说他在重庆打工有8年了,因为太喜欢这个城市,就想在那安家,并已和一个美丽的重庆姑娘结了婚。师傅的这番话更让我不由急切的向车窗外浏览这个对我来说神秘的山城。高高低低依山的层楼尽显其不惧艰险的勇气和毅力。
鉴定事宜办妥后天色渐晚,“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当我们安顿好住所后,我就迫不及待想要体会一下夜重庆的感觉。走在街上,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山上和山下、远处和近处,灯光随着建筑的层次也与别的平原城市有着一种很别致的美。
作为一个在平原长大的我来说,到了重庆,如果不到港口看看,那也实在是太遗憾了。第二天一早,在这个山城还带有些许薄薄而淡淡的雾气的时候,我就坐公交车前往重庆港,重庆早上的空气更是湿漉漉的,坐上重庆的公交车,心情有说不出的清爽,但是看着一元票价的公交车在山路上高高低低的爬行,心里忽然有一种很不忍心的感觉。到了重庆港,望着雄浑的长江,波涛汹涌,一股磅礴之势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江的对面,国际村的高耸的楼房清晰可见,那一刻让我从心底里感叹这座城市的大气与雄奇。
回住所的路上,因为太想感受街道的气息,不知不觉步行间迷了路,我向路边一位卖报纸的老人打听公交车路线,那位老人家热情地把我一直领到公交站牌下,还一再嘱咐我不要坐反车了。
原来重庆的美给人的感觉与其他城市是那么的不一样。而由于要赶路,红岩村我没能去。但在我心里,重庆的美已是占据了我整个心扉。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名扬天下的巴渝夜雨我还没能领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