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我到法院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我初中的同学大都已忘却,只与英时常见面。
英是我初中时的同桌,初中毕业后我们基本没有接触,只是在我被分配到法院工作以后,和她做了“邻居”才逐渐有所往来,我也慢慢了解到有关她的点点滴滴。她初中毕业后,并未上高中,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便嫁了一个住在县城的婆家,她的婆家就与法院隔墙而居,我到法院上班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与公婆及其两个小叔住在一起,爱人也没有工作,靠给人打零工度日。她家的院子临街,邻居们都建起了三或四层的门面房,她家只在门口开了一间 有五、六平方的小卖部,我能看得出来,小卖部的收入是她家主要的生活来源。我住在法院那几年里,下班就爱到她那里闲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爱找她说说,英和我成了很好的相互倾诉的对象,直至后来,我结婚生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每当经过她的小卖部,她都要拿出零食让儿子吃,甚至连她的女儿也难得吃到,我有时过意不去,拿出钱给她她坚持不要。在我心中,英具有中国家庭妇女的传统美德,贤惠、善良、待人诚恳,因与公婆、小叔弟媳住在一个院,天长日久,她们的家庭 也难免发生矛盾,有时因为孩子,有时因为老人, 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成为婆媳、妯娌间争吵的引线。每次争吵过后,英都会在我面前委屈地哭泣,我常拿自己经办的案件开导她,规劝她,英很通情达理,甘愿让自己委屈点也尽力与其他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常见英为她的小卖部整日忙碌着,我很少见到她的爱人。少有的几次交谈,我觉得他木讷,不善言辞,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她们妇夫两个之间很少生气,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我觉得她们能够平安过一生,虽平淡也是一种幸福 。但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英的家里塌了天。为尽量多挣几个钱贴补家用,英的丈夫决定外出打工,可是不到十天就在建筑工地上 出了意外。听到这个噩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赶到 英的家,家里人都去外地料理后事了。再见到她时,我觉得她很像初中课本上的祥林嫂,她双目无神,眼光呆滞,我很心痛,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一个劲地陪着她抹眼泪。
英不到四十岁就要承受失去丈夫的打击,两个女儿尚未成年,公婆需要赡养 ,房子未建...... 我替她心痛,但愿她能勇敢面对厄运,早日走出阴影,好好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