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快报

法治中国行稳致远:2025年最高法工作报告的宏观启示

  发布时间:2025-03-11 18:29:38


  202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所作的工作报告,以清晰的战略视野和详实的数据支撑,系统总结了人民法院在维护国家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福祉、深化改革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的全景图。报告既彰显了司法体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支柱作用,也为未来法治建设锚定了方向。

  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司法防线

  报告突出司法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底线思维”,强调依法严惩分裂国家、间谍窃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并通过典型案例彰显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件数同比增长26.7%,特别是对涉缅北等跨境犯罪集团的精准打击,有效遏制了犯罪高发态势。在反腐败领域,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万件3.3万人,依法惩处48名原中管干部,对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中涉案人员严惩不贷,延续了“零容忍”的司法态度。

  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司法担当

  报告将司法定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通过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审结案件1万件,盘活破产企业资产7900余亿元,助力650余家企业重整再生,司法成为市场秩序的重要维护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审结案件49.4万件,对恶意侵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既激励创新又规范技术应用边界。涉外司法能力显著提升,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6万件,多起裁判规则被国际组织收录,增强了中国在全球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三、民生福祉的司法温度

  报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审结案件548.3万件,推动1920多万套房屋办证,追回欠薪285.4亿元,体现了司法从“解决纠纷”向“预防治理”的转型。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7万份,撤销598名“生而不养”父母的监护资格,凸显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周期守护。司法裁判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如婚姻财产分割、恶犬伤人责任等——统一了法律适用标准,引导了公众行为预期。

  四、司法改革的纵深推进

  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技术赋能大幅提升司法效率。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4700余件典型案例,为“同案同判”夯实基础。审判机制的创新,如上级法院提级审理新类型案件、“示范诉讼+批量调解”模式,展现了司法资源的集约化配置智慧。

  结语:法治中国的未来坐标

  张军院长作的工作报告,既是一份司法为民的成绩单,更是一份法治中国迈向更高水平的路线图。从捍卫国家安全的铁腕到呵护民生冷暖的温情,从规范市场秩序的刚性到引领社会文明的柔性,司法改革正以系统性思维融入国家治理全局。当裁判规则成为社会共识的基石,当典型案例化作价值引领的灯塔,司法的力量已超越个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能。展望未来,法治中国的画卷必将在公平正义的底色下,持续绘就人民幸福与国家发展的新篇章。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