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务实的举措,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司法进程的年度答卷。作为基层法院的普通干警,在聆听报告时既感受到法治进步的磅礴力量,也深刻体会到基层司法实践与顶层设计的深度联结,让我受益颇深,感慨良多。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合理做实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指导调解力度。身在基层,感触尤深。近年来,兰考县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把多元解纷纳入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为群众提供多元化、高效率解纷途径。2024年,我院与妇联、工会、商会等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聘请特邀调解员11名,委托调解4200件,调解成功率18.5%。坚持专业调解与多元化解相结合,在4个法庭分别设立诉讼服务站,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官联络点,聘请离退休老法官积极参与多元解纷工作,777件纠纷在立案前就地化解、就地确认、就地履行。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化未成年人预防治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兰考县法院一直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抽调法学素养优、审判经验优的“双优”干警45名担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帮助孩子们扣好法治“第一粒”纽扣。同时依托法院公众开放日平台,邀请同学们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倾力兑现老百姓胜诉权益,执行到位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3.5%。这一数据背后是基层执行干警的日夜奋战。兰考县法院始终秉持一次性有效执行理念,积极与公安、不动产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好全县“网格员”作用,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雷霆”等执行攻坚行动,集中执行、错时执行、节假日执行不停歇,打出“纳失限高”“执行110”“执行悬赏”组合拳,全力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 把老百姓的判决书变成真金白银。
总之,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既有治未病的良策,也有治已病的良方,既有司法为民的情怀,也有锻造法院铁军的决心。作为基层司法工作者,我们是法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当以“如我在诉”之心躬耕法治沃土,在新时代司法为民的考卷上,写下属于基层法院人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