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案件时空

父女操戈五年三次对簿公堂

  发布时间:2008-10-31 14:23:10


    为争一处房产,75老人五年内两次将女儿告上法庭,这起长达5年的亲情诉讼于近日审结,尉氏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所争讼房产属家庭共同共有财产。

    原告李某是尉氏县洧川镇南街人,生于1934年,是一位退休工人。妻子辛某也年近80,五年前因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二位老人膝下无子,只生育一个女儿李某某,如今也已年近花甲。1990年以前,一家人挤居在祖上留下的几间破旧老屋内倒也相处和睦,其乐融融。后尉氏县洧川旧城改造,通街修路,几间老屋陡然升值成了临街门面房,一家人节衣缩食,攒钱盖房,1998年10月,一座四间四层面积568平方米的小楼建成。房屋建成后女儿李某某、女婿安某及其子女一直在该房居住,后李某某、安某将该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

    2004年3月,原告李某发现后提出异议,房产登记部门拒不改正,李某一纸诉状将尉氏县人民政府告上法庭,女儿女婿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尉氏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在办证过程中权属事实认定不清,程序违法,撤销了房屋所有权证书。

    2005年8月,李某再次将李某某、安某及其子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房屋归其所有,在审理过程中,被告李某某申请认定其母亲辛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要求法院指定其为监护人,案件一度中止审理。尉氏法院于06年4月判决辛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李某为其监护人。庭审中被告李某某因不堪亲情被撕裂的痛苦,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案件再度延期审理。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不能证明所争议房产系由其全部出资建造,且原被告系在一起居住的一家人,共同参与了建房的准备工作,被告也无偿地投入到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在房屋建成前后,一家人对房屋的产权未有明确的约定,建房时亦没有原始的详细的投资记录,致使在纠纷发生后不能作出明确具体的权属判断,该处房产应属家庭共同共有财产,原告不能对争议的房产主张全部的所有权。故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责任编辑:谢芳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