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为您介绍孙志伟法官,他在基层法院工作很多年,了解基层、深入群众,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努力做一名不负党和人民的好法官,一起来关注。
“法官不能就案办案,在一个案件里彰显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要求,实现案件背后的社会和谐是法官的至高追求。”这是孙志伟一直以来的工作信条。
他曾办过一个案件,双方当事人张某和权某是住对门的邻居, 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两家矛盾积怨十余年,从最初的口角矛盾最终演化成三起刑事案件,造成了一重伤两轻伤的严重后果。案件发生以后,被告人张某在被羁押期间情绪非常激动,曾多次自杀自残,并扬言出去后要将对方灭门。
为此,看守所所长多次到孙志伟的办公室要求从速判决,以免再生事端。“案情并不复杂,下判决容易,可是一纸判决书能终止两家人的矛盾吗?”孙志伟觉得,双方积怨这么久,彼此怀恨在心,不管怎么判,两家人的“心结”都打不开,甚至很容易演变成世仇。思虑良久后,孙志伟打定主意,决定解开两家的“疙瘩”,彻底化解矛盾,实现邻里和谐。为了打开僵局,他来到双方当事人所在的村庄走访,深入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一开始,双方当事人对孙志伟都非常抵触。调和矛盾陷入僵局,一次次被拒之门外也让孙志伟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努力过了,还是这结果,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不,孙志伟决定,他必须要让这个矛盾随着案件的判决一起结束!
给自己暗自鼓劲后,孙志伟再一次迎难而上,一有时间就往村里跑,不惧当事人家属恶言冷语,吃了“闭门羹”,他就去村民家里侧面了解情况。真情真意总能暖化寒冰。时间长了,村里群众都认识了这个“犟” 法官。往返案发现场十余次,走访群众四十余人,联络村干部、乡干部从中调解。最终,原被告双方及其家属从最初彼此仇视,到最后握手言和。作为法官,他代表的是法律的“无情”和审判的庄严,但是法袍的背后,是血肉之躯、赤子之心。
多年来,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孙志伟得罪了一些人,但也收获了更多的赞誉和褒奖。有群众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只为了想让他尝尝自家做的油香;满头白发的老上访户,官司败诉后却再也没有上访过,甚至在街头遇见孙志伟,还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只因孙志伟打开了他多年的心结......
将群众放在心上的孙志伟,见过太多因不懂法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内心十分痛惜。于是,法庭上威严无情的法官脱下法袍,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农村, 满怀真情走进群众中间普法。
因为平时审判工作繁忙,孙志伟就利用下班时间撰写讲课课件,精益求精,力求做到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普及法律知识。
几年来,孙志伟走进社区、军营、校园、机关、企业、农村共开展普法讲座 50 余场,受众 6 万余人。近年来,他共接收电话咨询 500 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 300 余人次,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2014 年以来,他主审1000余件、参与审理2600余件各类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近年来孙志伟连续荣获多项荣誉:“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李庆军式十佳法官”、“开封市道德模范”、“开封市政法英模”,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荣登中央文明办评选的“中国好人榜”,荣获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称号。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的不凡事业!
完整视频
点击下方链接播放完整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3Ds9MjwG26yW3QkyrKnNNA
孙志伟是平凡的,他只是数万名法官中的一员。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用践行公正司法的使命、坚守为民解忧的初心和忠诚履职的责任担当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风采。
每周三上午8:40分---9:10分在开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周四同一时间重播,周三、周四中午13:40公共频道重播。
本节目是由开封市委政法委、开封市全面依法治市办公室、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开封市公安局、开封市司法局、开封市信访局、开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普法节目。
本着“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普法一遍”的宗旨,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律思想,提高民众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