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快报

兰考法院:爱心浇出幸福花

  发布时间:2008-10-31 09:30:4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关心、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需要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系统工程。而具体教育挽救、感化受“细菌”侵蚀的未成年人的重任则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法官身上。

    兰考人民法院于1991年成立了少刑庭,是全省较早成立有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的法院之一。2006年10月,兰考法院少刑庭更名为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对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一方面加强对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挽救、感化模式的探索,一方面积极推行审判方式改革,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社会调查制度”、“五段两议制度”、“暂缓判决制度”(2005年停止)、“判前查访制度”、“判后回访制度”、“考查基地制度”、“授人以道制度”等多项制度,这些制度在审判实践中形成了以对被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法庭教育、判前查访、判后回访、建立特殊教育考察基地为主要内容的考察、教育体系。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审判实践中,该院还采取送法进校园、进田间地头、搞法制宣传栏、图片展等活动,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教育、挽救、感化了一大批失足青少年,自2000年以来,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64人,有23人升入高中,7人考入高等院校,9人进入技校学习,多人成为能手,重新犯罪率由1991年至2000年的19.5%,2000年至今降为0.2%,其中张楠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

2000年,15岁的张楠是兰考县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10月份的一天,喜欢踢足球的张楠又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传球时,张楠不小心踢到了同学李某的腿,引起李某不满,进而引起厮打。由于对方人多,被打急了的张楠顺手拿了一块砖头朝李某头上砸去,致使李某头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经鉴定为重伤。砸伤同学的张楠害怕被判刑,便东躲西藏,饿了刨地里的红薯充饥,渴了喝沟里的浑水。最后实在撑不下去,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张楠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本院立案审理后便委托社会调查员对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及实施犯罪前的表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被告人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妹妹,父母均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贫困。被告人张楠自小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游,学习比较刻苦努力,平时和老师、同学相处较为融洽,无旷课等不良行为,在班里同学中间口碑较好。这次走向犯罪属自控能力差所致,学校老师、同学请求法庭给予宽大处理。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张楠始终泪流满面。特别是社会调查员在宣读调查报告时,张楠更是痛哭失声,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感到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导之情、同学间纯真的友谊,自己一时糊涂,将同学致伤,向被害人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父母尽最大限度赔偿被害人。他恳请法庭对其从轻处罚,给其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经承办人做工作,双方家属达成了赔偿协议,合议庭考虑到本案系同学之间的纠纷引起的,结合被告人的悔罪态度,老师、同学及被害人的意见,对张楠作出了缓刑判决。

案件审结后,合议庭对张楠进行回访。回访中,法官发现由于缺课较多,张楠不想继续上学。加之家境贫寒,张楠想早日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承办人随即和县科协负责人联系,协调让张楠到该单位办的培训班免费学习蘑菇栽培技术。张楠在培训班上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栽培技术。但学成后的他又苦于没有资金。这时,承办人又与当地信用社联系,给张楠协调了5000元启动资金帮助他进行蘑菇栽培。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现在的张楠总资产已达100多万元,富起来的张楠还带动了全村搞起大规模蘑菇养殖,形成该县最大蘑菇养殖基地。

今年春天,张楠给法官带来最大、最新鲜的蘑菇,并动情的说:没有法官们对我悉心关怀,我张楠决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他还建议把他的蘑菇示范园区作为缓刑少年犯的考察基地,让受伤的花蕾重新开出幸福之花。

责任编辑:马中东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