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伟在“李庆军式十佳法官”颁奖典礼现场。
新闻背景 孙志伟,现任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挂职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开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参加工作13年来,孙志伟始终坚守司法为民,用忠诚守护公平正义,用智慧传递司法温暖,用真情感化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新时代政法干警的使命担当和崇高操守。近年来,他连续获得“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李庆军式十佳法官”“开封市道德模范”“开封市政法英模”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2021年4月,孙志伟登上中央文明办评选的“中国好人榜”,今年1月获得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称号。
2月21日,市委政法委决定,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向孙志伟学习的活动。
孙志伟是一位法官,十几年来断案无数;他也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几年来教导无数人了解法律常识、遵守法律。无论是接受他审判的当事人,还是收听过他讲座的群众,都说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执法和普法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奉献,用法律和宣讲洗涤人们的心灵,让人敬畏法律、遵守法律。
他用法律的温情
挽救一位少年犯的迷茫灵魂
在孙志伟办理的众多案件中,来自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小游的案件让他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小游是一名高三学生,虽然学习很好,但在课余时间,小游却迷上了玩枪。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法律意识淡薄的小游从网上购买了铅弹和零部件组装了一支气枪。开封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贩卖枪支的过程中将小游抓捕归案,一审法院以涉嫌买卖弹药罪判处小游4年徒刑。这个判决让小游的人生瞬间变得灰暗。小游不服判决,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孙志伟受理了该案。接手案件后,孙志伟的心情十分沉重。一个原本有着美好前途的孩子因为缺乏法律常识走上了人生的歧途,令人感到惋惜。
本着挽救一个少年的宗旨,孙志伟不辞辛劳、奔波千里,和合议庭成员一起赶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对案件相关疑点开展调查。经过多方求证核实,以及对发现的新证据进行开庭示证、质证,并充分听取了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意见,最终认定小游在作案时未满18周岁,依法对小游从轻处罚,使小游得以重返校园。
接到判决后的小游在家人的陪同下,专程从贵州省来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一面印有“厚德尚法 守护正义”字样的锦旗送到孙志伟手中。见了孙志伟,小游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孙叔叔,谢谢您挽救了我,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关心和期望,好好学习,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小游的案件只是孙志伟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其中一例。从穿上法袍的那天起,孙志伟始终秉承着“法律有温情”的理念,在坚持法律原则的基础上,给予当事人应有的关怀。从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至今,孙志伟审结一、二审刑事案件300余起,参与审理一、二审刑事案件500余起,均收到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他用爱心和奉献
雕刻大众的守法灵魂
孙志伟接到的来电特别多,因为他的手机号是向数万名听过他普法讲座的群众公开的。“孙法官,我是上次您去仪表社区开展普法讲座的一个听众,现在我遇到一个问题想向您咨询一下。”“好的,我现在马上就要开庭,等开庭结束了我给您回电咱们慢慢聊,好不好?”“好的,麻烦您了,孙法官。”这样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有,回答群众法律咨询,帮助群众指点如何依法处理纠纷已经成为孙志伟生活的常态。
在日常办案和待人接物中,孙志伟时常感觉到不少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其后果就是做事不能以法律为处事原则,从而做出违法的事情。时间一长,孙志伟就有了强烈的为群众进行普法教育的想法。“如果大家都能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更多法律常识,在面临纠纷时就会依法处理。”有了这个想法,满心都是群众的孙志伟从2016年担任又一个“职务”——普法讲师。
虽然想法很好,但在实行时孙志伟还是遇到了不小的考验。因为平时审判工作繁忙,在单位孙志伟根本没有时间准备课件。“原本以为把自己知道的法律知识和经历过的案例向群众讲讲就行,可一开讲,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我找本法律书就上了讲台,可讲了半天,我看下边的听众有的打哈欠,有的玩手机,对他们来说,法律条文太枯燥。”虽然孙志伟有些气馁,一度有了想放弃的想法。但有一次,一名群众在授课结束后专门找到他向他咨询法律问题,让孙志伟感到自己的讲课内容是群众需要的。于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孙志伟慢慢调整自己的讲课思路,遇到老年人,就为他们讲授如何预防电信诈骗以及再婚后的财产处理问题、与儿女发生赡养纠纷时如何处理等问题;遇到军人,就为他们讲解军人如何利用法律保障自身权利,如何利用国家颁布的民法典处理好家庭以及邻里事务纠纷;遇到学生,就为他们讲解如何防范和处理校园欺凌、如何做好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内容和案例。
为了让讲课内容更加接地气,孙志伟在家人的支持下利用下班时间回到家中制作课件,力求做到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每每制作课件都会制作到深夜。6年来,孙志伟走进党校、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农村,共开展普法讲座50余场,受众6万余人,为人民群众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次开展普法讲座后,孙志伟都会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号,方便群众咨询法律问题。只要有空,孙志伟总是不停地接通群众打来的电话,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他们义务提供法律帮助。
他用奉献和廉洁自律
坚守着自己的高尚灵魂
身为一名法官,从入职那一天起孙志伟就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坚守法官的职业操守,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多次办案实践中,虽然孙志伟遇到过讲情的、送礼的,但孙志伟却始终能抵挡诱惑,守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次,孙志伟主审上诉人张某诈骗案。听说孙志伟是主审法官,上诉人的亲戚、孙志伟的一位高中同学一天晚上专程上门说情,要求看在多年同学的感情上,改判被告人缓刑。面对多年老友企盼的目光,孙志伟耐心地解释:“老同学,办案是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依法量刑判处。我私自关照,岂不是知法犯法?我们多年挚友,你总不能让我因为枉法裁判进监狱吧。”听完这些话,老同学悻悻而去。最终,在孙志伟的坚持原则下,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维持上诉人张某有期徒刑的判决。“既然我选择了法官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天平。”孙志伟如是说。
孙志伟来自祥符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善良明理的父母就教育他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事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加之大学时孙志伟学习的法律专业,父母的教诲和法律的严谨让孙志伟很早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成家后,孙志伟的妻子和岳父依然给予他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孙志伟的岳父名叫邱华勇,退休前曾是祥符区某重点中学的主要负责人。老人家一生清廉,在学校师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孙志伟和妻子成家后,邱华勇不止一次叮嘱孙志伟,作为一名可以决定别人命运的法官,一定要行得正、坐得端,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贤惠的妻子经常叮嘱孙志伟,作为一名法官一定要清廉。在亲人的关心和引导下,加上坚定的理想信念,让孙志伟树立了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正确人生信念。
欲正人,先正己。孙志伟始终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坚定的人生信念严格自律,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在办案和普法过程中,孙志伟用自己的温情和奉献洗涤和挽救案件当事人的灵魂;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学习和使用法律解决问题。他是一名人民法官,也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的人民法官;做一名让群众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法律布道者。孙志伟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