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开封法院 -> 基层法院

丁金环:用心用情守正义 且以微光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2-03-17 09:06:50



人 物 名 片

       丁金环,女,汉族,35岁,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2019年3月被中共鼓楼区委、鼓楼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020年4月被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2021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二等功;2021年4月荣获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嘉奖;2021年12月荣获开封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22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李庆军式十佳法官”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第一眼看见丁金环,当事人几乎都有这种感觉,正气、智慧,又真诚、温和,在她身上,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铁骨,也有春风化雨的柔情。近10年法官生涯的历练,她早已从青涩学子蜕变成一名温文尔雅的女法官,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始终不变的是她坚守法律信仰的赤子情怀。


胸怀大局 乐此不疲为民生


  她说:“对于很多当事人,可能平生第一次来到法院,你对待他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整个法院系统的态度。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社会法治的好与坏,与我们每一个法院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对每一位当事人负责,为整个社会的司法环境负责。”丁金环以春风化雨般的热情服务,为群众答疑解惑,化解忧愁,她总结出立案“五心工作法”,努力把法讲全,把理讲透,把情讲深,把便民利民举措落实到细微处,被群众誉为最具亲和力的贴心法官。


       2022年3月2日一早,鼓楼法院门口来了一位当事人,她的手中拿着一面锦旗,称要送给立案庭丁金环庭长。在门口等待的那几分钟里,她已经忍不住眼角泛着泪花,开始跟值班法警讲述她心中的感激之情。


       事情还要从2021年底的一次立案工作说起。那日刚上班,就来了一位满面愁容的当事人房某,房某第一次进法院,看到立案窗口穿制服的干警,内心紧张地说不出话,丁金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主动接待房某。房某一看到丁金环温暖的笑脸、亲切的问候,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讲起了事情的起因始末。她反映邻居拖欠自己七年的5万元钱一直不还,现在自己生活困难,家中老伴也患病在身,自己不会写状纸,更是无力聘请律师。经仔细询问房某称该笔借款是转账支付,便引导房某先去银行调取转账记录,随即又安排值班律师援助书写起诉材料,并为房某留下了自己的电话。2021年12月10日,房某备齐起诉材料后再次来到法院,按照立案工作要求,该案件被分流到诉前调解处进行先行调解。在调解员多次释法明理后,被告魏某仍不愿履行义务,且不配合法院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丁金环马上将案件转入立案程序,二十天后房某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书。眼看判决生效过了履行期限,魏某依旧未还款,房某再次打来电话,丁金环细心引导她申请执行。在执行法官雷厉风行的执行下,房某终于拿到了5万元欠款,她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来送锦旗的这一天,房某喃喃自语说:“丁庭长真是个好领导,对我的事情这么关心!她工作那么忙,我焦虑的时候总给她打电话,前前后后打了37个电话,她总是安慰我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没有她的安慰纾解,我都不知道怎么坚持过来。”


热情高效 愿做服务群众解忧人



 她说:“很多时候,我们办的不只是案子,而是人心!”案子易结,人心难解。为此,她刻苦自学心理学,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就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把案子办到当事人的心坎里。


      丁金环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深切体会到群众对法官的期盼。他们有的希望法官是敢于挑战权贵的包公,有的希望法官是西方的神探福尔摩斯,有的希望法官是能言善辩的和事佬。她认为,归纳起来,群众就是希望法官能清清白白为官,公公正正办案,认认真真干事,诚诚恳恳待人。


       2021年底,某电器厂12位职工代表,集体起诉某办事处,要求分配属于职工的拆迁款。面对情绪激动的职工,丁金环将他们请到了诉讼服务大厅,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原来是他们所在的电器厂因效益不好早已停产停业,且该电器厂登记为办事处下属企业,办事处为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于2005年与职工签订了协议书。2020年电器厂拆迁,职工根据协议书要求分配拆迁款,却遇到了麻烦。于是,他们拿着一纸诉状来到法院,希望能够通过诉讼渠道维护权益。这些职工除了一纸协议,再无其他的证据材料。


       通过深入沟通,认真查看协议内容,丁金环了解到职工的需求,她安抚职工们不要着急,法院会先联系办事处了解情况,并与职工代表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经与办事处联系,其答复称工商登记显示电器厂属于办事处的产业,再加上协议书内容过于笼统,所以建议职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此刻丁金环才感到了事情的棘手,于是她一方面联系职工代表要求他们寻找补充相关证据材料,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工商登记处、拆迁指挥部等地调取所有档案材料和电器厂拆迁补偿合同。


       当再次与职工代表见面,当面一一展示相关材料后,丁金环明显感觉到职工们的情绪有些缓和,于是她趁热打铁,结合工商登记材料及法律规定为职工代表讲解这一诉讼背后的法律难点,建议职工们与办事处在法院主持下再次协商解决,一说到这里职工们又情绪激动起来,认为法院在推卸责任。丁金环又挨个进行解释,争取让每一位职工都理解,她记不清说了多久,又给未到法院的职工打了多少电话,谈了多少次。同时,她积极邀请破产律师介入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非诉程序化解难题。2022年2月,在她的努力下,办事处、职工代表及破产律师终于坐在一起,正式协商企业自主清算职工安置方案。最终,大家都同意在破产律师的参与下,走企业自主清算安置职工之路。这一群体案件历经三个月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职工们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两年未解决的事情在你这总算有希望了。”


敢为人先 勇于创新的探路者


   她说:没有挑战就没有进步,解决问题就像“打怪升级”,每解决一个难题,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并且期待去攻克下一个难题。

图 | 丁金环建立的开封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群


在全省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开局之年,丁金环率先在全市建立鼓楼法院诉讼服务微信群,邀请全市律师进群,主动了解律师群体的诉讼服务需求,积极宣传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提供预约立案、案件查询、联络法官等一对一诉讼服务,实现服务线上线下并行。后又将该群升级为开封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群,邀请全市诉服工作人员入群,为律师提供更大更广范围的诉讼服务。着眼诉调对接,下沉基层社区设立法律服务站,构建多元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的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一大批物业纠纷及群体性纠纷案件。2020年以来审结速裁案件500余件,调撤率达74.6%,平均审理天数仅16.76天。


       跨域立案服务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高人民法院力推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方便群众实现异地诉讼“家门口立案”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3月,丁金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为当事人办理了开封市第一起“网上跨域”立案。仅用15分钟即成功实现异地立案,使当事人不需再长途奔波,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至此,跨域立案工作在鼓楼法院全面开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家门口起诉”新模式。丁金环的举措不仅受到当事人锦旗致谢,也获得了省法院胡道才院长和时任开封中院院长谷昌豪同志的肯定。


      “疫情无情人有情,为民服务显真情”。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当事人面临着因疫情导致的立案难题,但是有些纠纷又不能等。看到这些情况,丁金环灵机一动,首创网上立案操作指南,亲自讲解,让宣传部门的同事帮助录制成短视频,并通过鼓楼法院“抖音”公众号发布,切实有效地解决了疫情期间群众立案问题,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再次获得了省法院胡道才院长的肯定并作为先进做法转发全省中院院长工作群学习。


  她说:“既然选择了法官之路,就坚定一往无前,途中风雨彩虹一并欣赏。”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她秉公执法,伸张正义,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诚用微光暖化当事人的心结,用责任和付出践行法官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10余年的工作中,她凭着过硬的自身素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官良好形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丁金环说愿做“法律之门”的看门人,做一名平民法官,守护法律殿堂的圣洁与光芒。


       未来的路,她将继续沿着自己的心走下去,以更努力的状态回报党和人民的期待。 



责任编辑:王紫睿    



关闭窗口

地址:开封市晋安路68号  
邮编:475004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