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富霞,女,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通许县法院朱砂法庭庭长。2003年12月通过招考进入通许县法院,先后在练城法庭、办公室、民一庭、朱砂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11年被评为全县“五五”普法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全市法院“调解标兵”,因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荣立个人二等功,被通许县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其先进事迹在河南多家媒体和开封电视台《菊城报道》栏目报道。近三年,李富霞共受理案件1584件,办案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前茅,每年审理案件均超过500件,2021年至今共受理案件606件,结案553件,结案率91.26%。
作为一名女法官,她做人低调,却内心热情,充满着对人民群众无限的爱。她没有震撼人心的豪言壮语,却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以润物无声的真诚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群众权益无小事
她说:“坐下来听群众说话,静下心来想群众所想,弯下腰来为群众办事,才能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在办理涉及农民工工资、赡养纠纷、邻里纠纷的案件中,始终坚持“群众权益无小事”理念,尽量缩短审理周期,做好当事人调解工作,用真情感动双方,用道理说服双方,从根源上解决双方矛盾纠纷。2019年10月,在办理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时,了解到原告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且原告居住在离县城几十里路的偏远乡村,当即决定到该村开展巡回办案,就地审理。她把双方当事人通知到原告所在的村委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面对面地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讲明情与理,最后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被告当场将工资款交到原告手中。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事后,原告非常感激,特意委托亲戚冒雨将“一心为民、公正执法”的锦旗送到法院。
真心为民,知民愁,解民忧
她常说:“作为基层法官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群众的真心;以心交心,才能赢得群众的心,才能把法庭工作真正做到实处”。2020年10月间,通许县几个乡镇101户农民购买有机肥用作种植大蒜的底肥,导致蒜苗枯黄、大面积烧根死苗。2021年4月,101户蒜农陆续起诉,要求赔偿损失。由于该案人数众多、诉讼标的较大且大蒜收获季节临近,如果处理不当,蒜农的损失将很难得到赔偿。李富霞在了解案情后迅速组成合议庭,认真制定解决方案。在坚持便民、利民、高效的原则下,开辟快立、快审绿色诉讼通道,采取缓交诉讼费、评估费,指导蒜农申请法律援助等措施,以最小的成本、最快捷的诉讼途径帮助蒜农挽救损失。她带领全庭干警、院技术科人员及评估人员,顶着烈日,奔走在田间地头,放弃节假休息日,用三天时间丈量400多亩蒜田。评估后,经她苦口婆心、用真心换真情,终于促使原被告双方和解,被告一次性把771882元赔偿款支付到位。2021年6月18日,101户蒜农一起来到朱砂法庭,敲锣打鼓拉起横幅,并将一面书写着“一心为民、执法公正”锦旗送到法庭,称赞她真心为民、巾帼不让须眉。
战“疫”审判两不误 ,永葆党员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2020年大年初二早上,在接到通知要求与街道办事处网格员到辖区挨家挨户敲门排查疫情后,她二话没说,放下年幼的儿子和即将参加中招考试的女儿,冒着危险投入到工作中。在全市政法干警投身村(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又到练城乡村镇卡点上进行疫情防控。她敢为人先,疫情防控不误线上庭审。李富霞所在的朱砂法庭辖区大、人口多、案件多,春节前安排的开庭,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当事人不能参加庭审,但催促解决纠纷的电话打个不停,当事人急,李富霞更急。2月13日(农历正月二十),她在通许县法院第一个利用“云间庭审”系统进行网络庭审,不厌其烦地联系当事人,指导他们加入庭审系统、举证质证,直到庭审工作顺利完成,李富霞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这次网络庭审,既确保了疫情防控,又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为该院网络庭审推广提供了成功的经验。20多天里,李富霞共通过网络庭审和微信调解、线上调解57个案件,实现了战”疫”审判两不误。
后记:
她以“公心”审理每起案件,以“诚心”对待每位群众,以“热心”帮助每位需要帮助的群众,以“耐心”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以“真心”赢得群众的信赖,在情与法之间,坚守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